育儿新闻
   育儿新闻
   怀孕胎教
   育儿早教
   宝宝学艺
   育儿FAQ

   相关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新闻 >> 

育儿新闻 7+11=便利店?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1-01 16:06:40

 

  7+11=?“六龄童”竟答“便利店”!
  专家指出,家长用尽办法让孩子提早“入学抢跑”的做法未必能“保持领先”

  时政视点

  长假结束了,除了因饮食过饱、不定时等引发肠胃病外,在小孩子身上也迸发不少上课不专心、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作业交不齐的“节日后遗症”,而这样的症状在低龄学童的身上尤为突出。

  昨天,记者在翻看一位一年级生的作业时,看到他在一道“7+11”的算术问题上,直接就填上“711”,令人哭笑不得。不少小学老师也反映,每年国庆节后的一年级总有一些作业本错漏百出,当中大部分是“不足秤”的“六龄童”。

  有专家认为,节后难收心是少儿读书情理之中的现象,但大多发生在低龄学童身上,就需敲响警钟:不少家长本着早读书早成才的想法,用尽办法让孩子提早入学的“入学抢跑”现象值得深思。

  低龄现象

  “不足秤”孩子交作业也“不足秤”

  随着国庆长假结束,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但一连两天记者发现,不少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还一门“玩”的心思,不想上学,当中不少是“不足秤”的“六龄童”。

  所谓“不足秤”的“六龄童”,即原本该六周岁才能上学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不满周岁就入学、号称“六岁”的一年级生。像已读一年级的小力,2001年11月出生。按照规定,小力今年还不能读小学,但其父母硬是通过各种关系把他送进小学读一年级。国庆黄金周后,小力哭闹着给父母提条件,要过完自己的生日再上学。最后是在父母的“押解”下,哭哭啼啼地走进学校的。

  除了不肯上学的,记者还发现有的“六龄童”仍然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把上学不当一回事,课上随便说话,作业随便写。荔湾区一所小学黄老师告诉记者,很多“不够秤”的孩子入学后,尤其是过完了国庆黄金周,心就很难回收,总以为过几天又有一个节日,过几天又可以不用上学,所以对待课堂纪律、课后作业都不太认真,敷衍了事;有的根本还未从幼儿园的“认知”上扭转过来,以为可以随便说话,也跟不上班里其他大部分孩子的进度。

  “无可否认,部分早读书的孩子能跟得上班里的平均进度,甚至很优秀,但总体上看,提早读书的小朋友在心智控制力上确是低于比他们大那么三、四个月的孩子。”听说“7+11=便利店”的“搞笑版算术题”后,番禺区某著名民校小学部资深老师感叹,可能是“恶作剧”,但多数“不足秤”的孩子读小学一、二年级基本上要在家长陪同下完成作业,家长不在,似乎交作业也变得“不足秤”,“有的甚至到了三年级还读得很吃力”。

  家长心态

  “14岁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是我的孩子?

  据了解,2000年后,我国小学入学年龄由7岁提前到6岁。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家长本着早读书早成才的想法,用尽办法让孩子提早入学。

  既然政策已经有所修改,而且事实上也存在早读书的孩子容易跟不上班上进度的现象,为什么家长们还是一门心思地要“赶孩子上架”呢?

  “那"14岁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是我的孩子呢?”去年把五岁半的儿子弄进一民办学校取得学籍,今年费尽心思把儿子转到公办学校的江先生坦承,儿子刚开始读书时,也出现听不懂老师讲课;找不到课本、作业本等现象,但到了今年升读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有明显好转,渐渐摸到了学习的门道。“也就是说,早读书与迟读书,不是必然矛盾的两面,关键是家长和学校的悉心调教。”江先生说,如果做家长的能够耐心教育孩子,多灌输学习的技巧和“天才少年”的概念给孩子,孩子不仅能跟得上进度,还能产生“少年英雄”的气概,早一步成才。

  据了解,随着社会上不断冒出“天才大学生”、“神童”等个案,“早读书、早成才”已渐渐深入到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思想中。不少父母从“早教”就开始以培育“神童”为豪,从孩子两三岁起,就教认字、计算、背诵;到孩子5岁多,还不到6岁,就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抢跑”读书。有的准父母更是“未雨绸缪”,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准点”读书,不惜8月“剖腹产”,以便孩子不“浪费”半点时间,不输在起跑线上。

  此外,还有的父母是因为希望孩子将来在各种阶段能有“年龄优势”,而把“未足秤”的孩子推去上学。女儿12岁就在读初二的龙女士说,孩子与同班同学相比心理还没成熟,可避免早恋。“而且将来即使大学毕业了,也只不过20岁,不用急着结婚生子”。

  专家分析

  早读书并不意味着早成才

  那是不是真如家长们所想的,早读书就能早成才呢?

  记者发现,年龄过小的儿童“入学抢跑”后,与其同龄人相比,未必就能在学业的跑道上“保持领先”。相当一部分“不足秤”的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听不懂上课内容,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结果成绩落后了,家长不满意,同学看不起,于是讨厌学校,讨厌读书,甚至讨厌身边的人。

  据一份对低龄入学小学生的调查,对上课、做作业感兴趣的小学生仅占18%,在班上成绩好的不足20%,不理想的却占一半以上。有关专家也指出,不满学龄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如学龄儿童成熟,他们的大脑重量未达到1200克,而大脑额页在进入学龄期后才能显著增大。它的增大对儿童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与有意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家长不能拔苗助长。

  那孩子小时侯就特别聪明,是否可以早读书,接受系统训练呢?对此,广州市立贤学校小学部校长黄杏珠认为未必不可,但提前读小学,把5岁孩子放到6-7岁的孩子群中进行竞争,5岁孩子原有的聪明就显得普通起来。“如果按学龄入学,那他们在同龄群中就占智力上的优势,除了可以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学有余力的时间去博览群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她说,因此,聪明的孩子仍按学龄入学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儿童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外界环境,家长应该清楚这一点。”广州市华阳小学不少老师认为,家长往往从媒体上看到低龄大学生、低龄状元的报道,就艳羡不已,其实他们成功的原因并非是上学早,而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因此,建议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编辑:小元休 闲 宝 贝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