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孩子性别教育刻不容缓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1 11:50:58
从性别平等愿望出发,了解女性主义在性别问题上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及努力方向,是性别研究和性/别教育所不可或缺的。在很多人看来,性别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即把“性”“别”分开来。例如,让人们了解男女生理结构如何之不同,月经初潮和遗精是怎么回事。据媒体报道,某乡镇一未满14岁的女孩,原本无忧无虑,因月经初潮被同学起哄嘲笑而导致精神分裂;另据报道,某省城妇幼保健院开通“少女怀孕救助热线”仅半个月,就接到1400多个求助电话,接受救助手术的女学生年龄最小的刚满13岁。结论是:城乡孩子的生理知识贫乏到如此程度,“应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生理教育课”。这种理解,极易导致把性教育与“性解放”混同。例如,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有原因,但未必是合理)为由,在张扬各种性行为合法性的同时,把性与生殖的分离、避孕和人流的增多、各种性现象(一夜情、网恋、网婚、性交易等)的出现,都看作是性解放的重要标志。
或许,性别教育还关注性道德建设,教导女人和男人各自应恪守怎样的性规范,例如,贞操之于女性是何等重要。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暑假期间或黄金周假日,是女孩做流产手术的高发期,据此,禁欲和婚前“贞洁”就成为性教育或日性别教育的重要内容,甚至组织接受此课程的学生隆重举行“贞洁”宣誓。
还有人把性别教育理解为性别身份及性别气质的认同教育,即男人要有男人样,女人要有女人样,中小学“男子汉”教育呼声不断,“夫人”研修班、女.胜领导礼仪研修班层出不穷,此谓也。
有论者日:“性教育不是单纯的性知识传授,而是指用有关人类性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保持正常的两性交往;有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懂得恋爱、婚姻的真正意义,实现夫妻性生活的和谐;养育健康正常的下一代;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或日:“性教育是关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和性教育的教导和学习,它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人的性发育和性功能的生理知识,还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以及与性有关的法律规范。”
两例说法都认为性教育包括性知识传授及一定社会文化关于性别关系规范教育。可见,性教育与性别教育的确不可分离。问题是:专家给予大众的性知识、性别关系规范如何才是正确的?谁有资格对此进行评判?笔者以为,这是实施性/别教育的前提。以此反省上述种种关于性/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最大问题是女性声音的缺失、性/别平等教育的缺失。
什么是科学的性知识?如何保障性知识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能使男女均能受益?例如,避孕和人工流产技术确实能够改变人们的性行为模式,但其后果对男女都一样吗?谁将承受更多的焦虑和痛苦?安全性行为是防治性病艾滋病的有效途径,但处于弱势的妇女、少女和女童能否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进行自我保护?换言之,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使用,与权利/权力关系不可分,“客观”、“中立”的性知识教育不能取代争取性别平等的努力和性别平等教育,其中,包括性权利和性道德标准的平等,使妇女免遭性暴力、性骚扰、强迫卖淫及反对家庭暴力的教育和实践。
性解放与性别平等。固然,对“性解放”的认同与对“性权利”的重视相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需要继续追问的是:在“性解放”中谁获益更多?谁的性权利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满足?如果男女两性及所有人的性权利都同等受到重视,那的确是社会的进步。在阶级、性别、性取向、年龄、职业等各类权力/权利关系的平等没有真正实现时,一些看似“平等”的性现象,实际加剧了不平等。例如,在传统性道德双重标准和只要求女性“贞操”的观念没有根本改观前,婚前性行为的增加,给男人和女人带来的后果绝然不同。
性别教育更应以性别平等为出发点,而不是对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认同教育,因为这种认同本身是对不平等性别关系的认同。
从以上对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的简单分析看,性别教育即性别政治教育。何谓性别政治?不同理论框架、性别立场对社会的性现象、性学研究的主导倾向会有不同的认知和评价。从性别平等愿望出发,了解女性主义在性别问题上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及努力方向,是性别研究和性/别教育所不可或缺的。换言之,关注和研究性问题、性别问题和从事性教育的人,应从尊重和理解妇女的需求出发,了解还有这么一种声音应该倾听,有这么一种需要应该关注。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