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和汤志伟这对名人夫妻,打从孩子出生,就以认真的态度来教养孩子。本刊特别请Irene以她一路走来的经验,与所有家长们分享她的“教养法宝”。
每到暑假 ,许多爸妈总是忙着为孩子安排各种才艺课程。从绘画、音乐、戏剧、律动,再到最近热门的读经班、全脑开发或快速记忆学习等,名目多到数不清。休 闲 宝 贝 网
学习过度‧孩子问题多多
经济状况较佳或是孩子年纪较长的,甚至安排到海外参加各式夏令营。许多热门课程或营队,还不到暑假就已额满,动作慢一步的家长急着询问替代方案,为的就是不让孩子浪费这段长时间的假期。
一位朋友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她的孩子才低年级就已提早进入“叛逆期”!对于各种学习根本就是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学什么都没效果;而另一位友人就读于幼儿园资优班的孩子,忽然把自己“关机”了,拒绝任何学习;还有一位家长,提到自己的孩子虽然学了许多才艺,却不懂得举一反三,只要遇到没学过的,就完全无法变通……这些妈妈全都是非常认真的家长,为了孩子花费许多心血、做了许多功课,但她们的孩子却一个个遇到学习瓶颈。
归咎原因,也许跟目前社会上多是「熟女幼子」的母子组合大有关系。随着女性愈来愈晚婚,让高龄产妇也愈来愈多;这群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在职场上也各有一片天的女性,懂得藉由各种管道多方吸取信息,因此在子女教育上自然更有她们的想法。
积极栽培 ‧ 望子成龙成凤
由于社会与职场的竞争亦趋激烈,这群希望孩子日后“成龙成凤”的妈妈们,打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有计划的栽培。例如皮纹检测、智商测验、气质鉴定……等,恨不得把孩子的小脑袋瓜剖开来检查,看看孩子还需要加强哪一部分?深怕错过了黄金培育期,日后发展就会受限。
这群妈妈大手笔的砸下金钱与时间,拚命安排各种课程,也不管孩子是否囫囵吞枣、吸收多少,总是一昧地相信孩子就像海棉,只要学了就会吸收,日后时间一到,孩子自然就会发挥过去所学。
我听过安排最多的课程的例子,是一位上全天班的幼儿园生。一个小小孩光是1周内要上的才艺课程就多达12堂!虽然这个孩子的表现也不负父母所望,真的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比方说英文早已达到小学生的程度、钢琴已经弹完好几本乐谱、数学可以自己看应用题解答、注音符号不用说更是熟练得可以……虽然不禁惊叹孩子的脑力可以如此被激发,但我想到的是:这样过度资优的孩子,如果不能越级就读,老是跟着同龄的孩子一起学习这些他都已经会的东西,会不会觉得很无趣呢?
品格教育 ‧ 从小开始灌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5年召开了一个“21世纪研讨会”,会中提到21世纪的人类要面临的首要挑战,将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欧美社会已逐渐体验到,心灵层面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一生,连带国家社会也会受到影响,遂开始在学校推行“品格教育”。
其实这原本是东方社会的强项,但根据台北市市议会曾做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在许多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伦理观念与品德出现严重问题。如冷漠、自私、现实、抗压性低、不负责任、没礼貌等,都是常见的品行问题;许多父母也因此开始注意到“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而“品格教育”包括有:孩子面对挫折时,有无承受的勇气?面对不合理的事,有无勇气说出来?遇到逆境或不公平待遇,是否只会怨天尤人?比赛时落败,是否能坦然面对,虚心反省?是否懂得感恩与知足?是否对自己有信心?是否乐于助人而非唯我独尊……这些,都是从幼儿时期就要开始培养的价值观。
我认为,“品格教育”不是一个方法或教案就轻易能推动,而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过程,是让孩子学习与自己相处、与他人乃至整个大环境相处的“素质教育”;家长若是太过重视智育,很容易就会忽略德育的重要性。
尊重孩子‧给予独处空间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觉得孩子在一种放松与放空的状态下,无论是发呆或沉思,才会有时间面对自己,和自己对话。常常看到孩子一个人自言自语,或自己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时自问答等,这就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
若是为孩子安排太多才艺课程,就是在剥夺他学习独处的能力,如果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不多,就没有机会建构他的内心世界。专家常说孩子最重要的功课就是「玩」,因为在游戏中学习到的,绝对比课堂上学到的要来得多。
以目前的教育现况来说,把五育中的“德、群、美”合而为综合表现分数,过度偏重“智育”表现,的确开始衍生了教养上的各种难题。有位专家朋友告诉我 ,像我这样有空就让孩子到处玩、放任他发呆的教育方式,孩子会最有想象和发展空间;对于那些提早面临孩子叛逆期的妈妈们,他的解读是:塞了太多东西,孩子没时间消化!我则安慰那位妈妈,也许是孩子正在进行“反刍”吧。
对于我这唯一的儿子,我只要求他学习时的态度要认真,至于学习成绩就不是那么重要。孩子未来的发展不是现在就能看得出来,我宁可多给孩子一点属于他自己的时间,让他有机会进行各种自我探索,并懂得独处,或许是另一种更有用的充电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