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北京 学前班今秋全面停办
 亲子:世界上最好的巧克力...
 解除孩子心理压力的钥匙
 理想的家长会避免谈错误
 对付乱扔东西的“坏”宝宝...
 生日平常却被家长复杂化
 孩子为何需要看不见的朋友...
 家长巧断孩子与老师的官司...
 小小幼儿不宜唱成人歌曲
 孩子不断说谎怎么办?
 妈妈们的育宝“歪主意”
 纵容暴力不利幼儿成长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日常教育最易陷入十误区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3-27 07:56:12

 

    有坏习惯,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你呢,还会说话不算话,自己没有去遵守。

    误区之1:夸奖太多或太少

热点推荐:
文章排行榜
  • 女人和内分泌的6大误会
  • 如何吃出健康聪明胎儿(图)
  • 试试你的宝宝发育正常吗?
  • 冬天坐月子是一件“美差”
搞笑老公大话怀孕丑媳妇
  • 男女之别是如何形成的?
  • 38种预测BB性别的有趣方法
  • 确保顺产的四大护理宝典
  • 公公逼儿媳三年流产七次
“精王子和卵公主”相爱
  • 婚姻止痒处方
  • 亲密时不要“痛”失我爱
  • 孩子的钙、铁、锌补对了吗
  • 冬季宝宝感冒护理全攻略
    • 休 闲 宝 贝网

          “你把你的脏衣服放到提篮里了?嘿,你干的太好了!”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父母们有时会把孩子变成受表扬成瘾的人。靠表扬鼓劲的孩子不会为了自己满意而追求实现各种目标。他会因很平常的杂事而期待别人的溢美之辞,否则,他就可能会不想去完成自己份内的义务。

          过份批评也是十分有害的。如果你只指出孩子是如何失败的,失败就会成为他的心理阴影。称赞和批评的比重应该是三比一。如果批评的比例太高了,你的夸奖就可能是不真诚的或过度夸张的;如果夸奖的比例太低了,那么,你可能是太苛刻了。

          要检查一下表扬的真实性。通常一句简单的“谢谢”就已足够了。还要考虑考虑孩子的年龄。一个6岁的孩子学着擦窗子,即使擦得还有污点,也应当受到表扬。而对于一个干活邋遢的10岁的孩子,则不应该这样,因为他可以干得更好。

          误区之2:把孩子当小大人一样看待

          你的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从录像带商店带回《终结者II》,“太充满暴力了”,你反对说。

          “别的小孩都看过了”,他们争辨说,“我们举手表决,好,二对一,我们赢了”。

          小孩子缺少像你那样的判断力和经验。孩子处于儿童时期你的家庭越民主,孩子就会变得越霸道和越骄惯。

          不要觉得每一条规矩都需要讨论。刚刚学步的小孩子更注重行动而不是说教,“因为我说要这么做”就是足够的解释了。当孩子逐渐长大,开始对规矩产生疑问时,这时就可以向他们解释。但是要让他们清楚最后还是你说了算。

          误区之3:发脾气

          大孩子在打架,小孩子在吵闹,突然你比谁声音都大地喝一声,你的孩子们马上被吓住了,但你已经失去了控制。可以稍停一下。到别的屋里,让你的爱人来解决问题,或者请一个朋友来。一旦你已冷静下来后,放下架子,看着你的孩子的眼睛,然后严厉地对他们说话。要把喝斥留待紧急情况下再用,如警告一个小孩子不要靠近火炉。

          通常你可以避免火气大发。如果孩子们在傍晚变得烦躁不安,可以事先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准备一些有益健康的零食。

          误区之4:对什么都保持一致

          你的孩子因受到罚站的惩罚而变得老老实实,你不敢变换你的策略,因为专家们说过要保持一致。不要把保持一致同一成不变混淆起来。在一个时期很成功的方法在将来就可能失败。下面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
      热点推荐:
      文章排行榜
      • 女人和内分泌的6大误会
      • 如何吃出健康聪明胎儿(图)
      • 试试你的宝宝发育正常吗?
      • 冬天坐月子是一件“美差”
      搞笑老公大话怀孕丑媳妇
      • 男女之别是如何形成的?
      • 38种预测BB性别的有趣方法
      • 确保顺产的四大护理宝典
      • 公公逼儿媳三年流产七次
      “精王子和卵公主”相爱
    • 婚姻止痒处方
    • 亲密时不要“痛”失我爱
    • 孩子的钙、铁、锌补对了吗
    • 冬季宝宝感冒护理全攻略
      •     l)让孩子走开,可以让孩子到一个指定的椅子或房间里待着,以制止他的捣蛋行为。时间要随年龄而变化,——2岁的孩子2分钟,4岁的孩子4分钟。

            2)取消他的特权。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责任,而禁止他看电视、打电话或不让他出去玩。

            3)不理睬他的捣蛋行为。如果不能吸引你的注意,孩子的闹、呕气、吵闹行为就会自动停止。

            要善于尝试一些灵活的规定,但要明确一些基本的规矩。一个11岁的孩子上学穿什么衣服是可以讨论的,但要旷课则是不行的。当孩子知道一些规矩是可以灵活的,对那些不能灵活的规矩他就会很合作。

            不要忘记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对不起并不代表做事不一贯,它是一种相互尊敬。这能教育孩子学会在做了错事之后主动道歉。

            误区之5:把所有的孩子都同样看待

            你不能让一个小孩子罚站,也不能让一个13岁的孩子走开一个人待着。孩子的个性,也对你的管教方法产生影响,对脾气温顺的孩子奏效的方法就可能对脾气倔强的孩子不起作用。

            要因人而异地教育孩子。小孩需要一些限制以保证其安全,防止其吵嘴打架。对于学龄前儿童,则还要教育他们爱护公物,友好对人。可以问“别人把你的蜡笔弄得一团糟,你感觉如何?这就像你把妹妹的化妆盒弄得乱糟糟时她的感觉”。上学的孩子已经能懂得相互公平的道理。

            误区之6:不做任何惩罚

            如果一个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的后果,他就不会接受教训。惩罚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你做的公正,有人情味。惩罚要同他的违反家规联系起来。如果你的女儿因误了公共汽车必须让你送她上学,那天晚上就可以让她做一些额外的家务以补偿你失去的时间。

            要让惩罚同他的错误大小联系起来。如果你的儿子星期五晚上回来晚了,那么让他星期六晚上待在家里老老实实是合适的,但“六个星期不许找朋友玩”则太过份了。

            打孩子也许能暂时中止他的错误行为,但长期的肉体惩罚则适得其反。一个常挨巴掌的孩子不会学会自我控制,他只能学会害怕,以为一个大一点的人去打小一些的人是正当的。

            误区之7:扮演心理治疗专家

            你的小姑娘狠踢她哥哥的玩具,大声叫喊她恨他。不要甜甜地问:“宝贝,怎么了?告诉我你怎么了”。这种过份心理式的问话是有害的。父母不愿因唠叨而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所以他们让孩子哭闹着走开。即使在一些特殊的在外的场合,防止孩子扯头发、毁坏玩具、扔食物的规矩也应该是有效的。

            如果父母说话坚决,孩子就会听话。在解释之前要制止他们的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如果你的上幼儿园的孩子在打你,你要抓住他的手腕说:“你不能打妈妈,现在就住手。”然后再问:“你为什么不高兴”?

            误区之8:错误地使用奖励

            “别再把浴缸里的水往地板上泼,晚餐后我就让你吃一个冰淇淋”,你对你正干坏事的孩子说。问题是,如果你不给他东西,他就不会停止。一个用来制止他错误行为的奖励无异于贿赂。更表明你的规矩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只能在孩子干完事之后再予奖励,以表彰其好行为。当你发现孩子在做好事。不要把冰淇淋当成是贿赂而是当成一种赞赏的表示。

            还要帮助孩子明白一种自身的奖励:一种满足的感受。可以说:“你努力干,把你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一定会很自豪地让朋友们看到它。”

            误区之9:公开地反对爱人

            当父母在孩子能听到时争论关于管教孩子的规矩时,孩子就会感到茫然和不安。孩子就会学会利用父母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

            父母双方管教孩子一定要态度一致。要在私下里解决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在一些基本的规定上,如做家庭作业、干家务、上床时间等问题上一定要观点一致,还要加上禁止孩子打人、偷东西和撒谎的规定。

            父母可以分工管教孩子,爸爸管孩子做家务,妈妈管孩子上床睡觉。不要把管教孩子的事都压在一个人身上,一旦他或她不在时,孩子就会变得无法无天。

            误区之10:假设孩子干了坏事

            你的上六年级的孩子抱怨同学欺侮了他,不要这样说:“那你肯定做了什么事惹他了吧。”如果你一开始就认为你的孩子是错的,这就是告诉他:“他本来就很坏。”相反,要对事不对人。要避免“总”这个词(“你总是乱扔废物”)和“从来不”这个词(“你从来不听我的话”)。要针对某件事而指正他,如“你忘了把大衣挂起来了”。要让他知道他是能按你的要求做的,即使他这次没有做。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了麻烦,首先要听听他的观点,你的支持会使孩子平静下来,理智地看待问题,当孩子知道你站在他一边,他就会感觉得更好,做的更好。

            (来源:太平洋女性)

        编辑:小元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