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到爬,从爬到能走,随着宝宝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他会发现周围世界的许多东西都在“诱惑”着他,而且新的主意也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这就难为妈妈了,每天总像如临大敌,不厌其烦地提醒宝宝“不要这样、不能那样”、“这个危险、那个吓人”……“不”字的使用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是妈妈们想过没有,即使你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指导他远离危险,绕开弯路,不断的否定与阻止,也同样是对他的限制、否定和不信任,剥夺了他尝试和探索的机会。长此以往,等你认为孩子该独立时,他的自我意识却已经在“悉心教导”的过程中萎缩,离开父母的引领,他会失去前进的方向。休闲居 编 辑休 闲 宝贝 网
每天都要听N遍“不行、不可以……”的孩子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正确应对方法又该
退缩不前
即便是天生胆小、顺从、很少干出格事情的宝宝,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想动动这、摸摸那,鼓捣一些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从中获得发现的乐趣。如果宝宝的这种表现能够得到家人的积极回应,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孩子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并促进创造性的发展。如果家人出于安全、纠正偏差和“宝宝还小”的考虑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甚至用“这样做会如何如何”的话来吓唬宝宝,日久天长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使他遇事畏缩不前。年幼的宝宝还没有独立的是非观,他们往往根据成人,尤其是父母的评价来形成自我评价。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消极评价会降低他的自尊和自信,并导致孩子因怕犯错误而减少行动的机会。
对策
有些宝宝很听话,即便你在地上画一个圈,告诉他玩的时候不能出这个圈,他也会乖乖点头。面对父母认为“不能做”的事,他更是绝对躲得远远的,让爸爸妈妈省心。
胆小的宝宝做事多半底气不足,难得鼓起的勇气需要加把火,而不是被善意的阻止消磨殆尽。况且有些危险,你越是担心,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避免危险的最好方法是让宝宝在亲身体验中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妈妈不妨利用孩子的兴奋点,提供必要的条件,变否定为肯定,夸奖宝宝积极尝试的热情。比如说,给三岁的宝宝买一把安全剪刀,和他一起做剪纸游戏,教会他尽早学会使用剪刀,而不是因为怕他受伤,总是失去这种有效的尝试机会。
逆反强烈
对个性比较强、事事显得很有主意、遇事主动想办法而不愿意求人的宝宝,父母过多的负信息,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孩子。用自己的大脑代替了孩子的判断,会增加他内心的反感,长此以往,孩子会内心压抑、事事和你对着干。
对策
父母不妨暂时回到童年,揣摩他的内心,宽容、平和地看待孩子的淘气。当一岁的宝宝将面巾纸全部抽出来,天女散花般地扔了一地,此时的他根本没有“浪费”和“爱惜东西”的概念,只知道能从盒子里抽出东西来很“好玩”并乐此不疲。如果强行制止,他很有可能和你斗智斗勇,趁你不注意就“该出手时就出手”,并为自己的“壮举”兴奋不已。其实,孩子关注的是这个过程。假如把纸换成了球体、立方体、长方体,再在盒子上挖出同样形状的洞,让他用手从里往外掏,宝宝同样会玩得欢呼雀跃。所以,与其禁止,不如给他类似的玩具,提供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空间,让他玩得开心。
缺乏自信
对宝宝来说,克服了一项困难,如同登上了一级台阶,一个个难题的解决是其成长的基石。宝宝的自信就是在这一个个“成就”中铸就起来的。当你奇怪孩子为何墨守陈规,没有创造时,或许这恰恰是你对孩子过多干涉的结果。父母的“不” 剥夺了宝贝的自由、主动权和实践的机会;而父母对宝宝行为只见其不足、不见长处的指责和苛刻的态度,缺乏对孩子积极行为的认同和分享,这会让孩子心理受伤,难以建立起自我认同感,自信就无从谈起。
对策
等宝宝试图做一些他从来没做过的事、或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的事时,爸爸妈妈的鼓励、认可和分享是对孩子最大的鼓舞。即便是这种努力以失败告终,对宝宝的探索本身也应给予热情的鼓励,支持他探索并体验探索的快乐和痛苦,总结尝试的失败或经验,他会觉得自己很能干。比如宝宝练习自己吃饭,最初肯定是把一大半饭菜洒在桌上、地上;宝宝学习自己刷牙,开始十有八九要把衣服弄湿。可是,过不了多久他能把90%的饭菜吃到嘴里;牙刷干净了,衣服仍能干干的。这份成绩足以让他自豪。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孩子失败,而过多地去帮助他、替代他。因为缺少了成长中这个必要的程序,孩子很难真正长大;小时候过多的成功会让孩子排斥失败,长大后不能面对困难。
可见,还给孩子一个“可以”的空间,放手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能让他从中获得更大的生活空间,并在宝贵的尝试机会中得到勇气和自信,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宝贵财富。
好孩子育儿网整理编辑
来源:年轻妈妈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