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宝宝的坚强在哪里?
 春天玩柳絮与孩子的早教
 怎样和五岁孩子说性
 不要吝啬用爱靠近你的宝宝...
 如何看待孩子性早熟?
 孩子最想得到的10种东西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育...
 当孩子被贴上标签时……
 宝宝从小学“本领”(图)
 怎样减少宝宝的暴力行为?...
 为何自己的孩子骂不得?
 如何看待孩子胆小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把握“约束”宝宝的时间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2-12 06:33:52

 

  哪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养出一个“小霸王”。但是,我们周围的“小霸王”却也不少见。“小霸王”通常是在父母不知不觉中养育而成的。怎样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休 闲 宝 贝 网

  了解宝宝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性,把握“约束”的时机

  在宝宝降生的最初几个月里,为了不宠坏宝宝而忽视他的要求,那是错误的想法,父母绝对不能这样做。在生命的最初7个月里,宝宝应该得到爸爸妈妈的细心爱护,让他始终感受到爱意和温暖。不过,在宝宝4个半月大时,爸爸妈妈也许应该有所意识和行动了,因为用不了多久,你的宝宝就学会通过故意闹来得到大人的陪伴和注意。 >>>小霸王的十大骄纵症状

  确立“父母权威”的几个关键期

  6~14个月:在这个阶段,你要让宝宝明白,虽然他有权力表示并坚持自己的想法,但这是一个有限度的权力,这个限度的范围要由爸爸妈妈来决定。

  譬如,晚上8点是宝宝睡觉的时间,但是,今天奶奶送来新的玩具,新奇感让宝宝处在兴奋的状态中,他不愿意按时上床,对大人的提醒不理不睬,埋头摆弄新玩具。这时候,爸爸妈妈应该明智地允许宝宝推迟几分钟,“好吧,再玩10分钟,宝宝就得上床睡觉了。”一旦到了你们约定的时间,你应该用平静而坚决的态度带宝宝回自己的房间。父母内心坚决,表情不留余地,宝宝多半会是乖乖的。

  在这一时期,父母需要给宝宝定下明确的规矩,并且坚持执行,以此来确立自己的权威,就算孩子脸上挂着泪珠也不例外。做父母的都知道,大人和孩子之间短暂的不愉快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确立必要的规则而产生的小摩擦,对他们是有益无害的。这反而能让宝宝对行使自己的权力产生理解和期待。

  6~7个月开始,父母需要坚持用“爱、理解和坚决”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各种行为,这样做的结果反而会减少宝宝今后的闹,而且越来越少。只有让你的宝宝在7~22个月的这段时间,经历令他不愉快的“定规矩”的过程,才能保证他以后成为一个“快乐的2岁孩子”。

  宝宝17个月的时候,你得让他明白,虽然他年龄小,相对家里的大人有一些特殊,但是他并没有比其他家庭成员享有更多的特殊权力和待遇。如果你打算等到宝宝更大一些,再来制定执行规矩,就太晚了,对你和宝宝都非常困难,而且也非常痛苦。

  怎样减少父母和1岁前宝宝发生的冲突? >>>如何用纪律约束孩子

  两条建议:

  * 充分了解宝宝的兴趣和性格。

  如果你知道宝宝对什么感兴趣,并且能够提供多种机会,给他足够的时间,做他感兴趣的事,那么,宝宝觉得无聊或是沮丧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有事可做。这样,他也就不太会发展出用故意闹以求得陪伴的“本事”了。

  * 提供安全而自由的玩耍空间

  一旦你的宝宝自己会在房间里爬来爬去,自由移动自己的身体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得注意家里的环境是否足够安全,是否方便和鼓励孩子的自由探索。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对父母颇具诱惑,它能避免不少你和宝宝的冲突,让你少说很多的“不”。 

  延伸阅读:家有小霸王 父母当反省

  现代“孩子病”

  重脑力开发 轻动手能力

  不会做家务 只求学习好

  呼风唤雨旁若无人 真牛

  患上“感统失调症”真糟

  “孩子会不会做家务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比啥都强。”这种想法在家长的思想中日益根深蒂固。 >>>从“小霸王”到“小乖乖”

  3月6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12岁的孩子竟然从来没洗过袜子,在家什么活都没干过。沈阳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建议家长,要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不同劳动,培养孩子责任感和动手能力。孩子的智力开发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孩子有良好习惯更为迫切。

  孩子呼风唤雨旁若无人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任性,什么活都不会干,还总是呼风唤雨,真不知道今后他们走上社会能是啥样?”昨日,66岁的宋大娘向记者抱怨。“我女儿7岁时就能够自己做饭,打酱油。而现在外孙都12岁了,连袜子都不会洗,碗不会刷。你看看现在的孩子同以前相比,差距有多大。”

  “妈,帮我倒杯水。”“妈,我的衬衣你洗完给我放哪了 ”这是记者在邻居丁浩家串门时碰到的情况。丁浩今年13岁,上初一。当记者询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做时,丁浩表示:“妈妈说了,只要我学习好,她干什么都行。”丁浩告诉记者,他同桌在作文中曾写道:“那天当我洗完衣服,高兴地期待妈妈回来夸奖我时,却等来了一顿责骂。不好好写作业,洗衣服干吗?不用你洗,只要刻苦学习,考个好大学比什么都强!”

  丁浩的母亲也一再表示,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除上课外,业余时间还要学习电脑、英语、钢琴等,而且一不努力就会落在其他同学后面。只要孩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业上,学习好,会不会劳动没什么。

  家长应改变教育方式

  大东区辽沈一校李老师认为,现在在这些“小皇帝”的身上,已经很难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劳动”和“勤俭”美德。他担心这些“小皇帝”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后,会很难生存。其实,许多独生子女为此也颇感委屈,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想当什么也不干的“小皇帝”,而是爸爸、妈妈约束太多才造就他们这样的“小皇帝”。李老师表示,“小皇帝”的问题跟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建议家长先必须接受再教育才能教育好孩子。 >>>隔代抚养宝宝惯成小霸王

  80%的孩子动手能力差

  日前,沈阳心理研究所为年龄在4 12岁的儿童做了一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测试,发现70%% 80%%的儿童都出现了感觉统合失调症状,在动手、自立能力上存在缺陷和不足,不擅长劳动是导致感觉统合失调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有的系鞋带时表现得很吃力,不掌握方法;有的不会自己收拾书包,还有的不会自己整理房间等等。

  针对当代孩子的这种情况,沈阳市人大代表赵海林非常担忧。他告诉记者,根据最近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一个数字,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总计出生的独生子女已经9000万名,促进这些孩子的道德、智力、心理、体能等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应当关注的重大课题,否则数十年后,数以万计的聪颖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人,又将如何同世界相处。赵海林建议,应在小学中开设家政课程,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辛勤劳动。家长应当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善于动脑动手的生存能力。  

  儿童应多做家务事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的郭素清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不爱劳动,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对劳动产生了强烈的惰性,认为父母会把一切都打点好。动手能力差,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很大影响。她建议家长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应引导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自己的房间、洗衣服、收拾碗筷等。

  郭老师表示,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不培养抗挫折能力,当他长大时,遇到困难便不知如何应对。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或被老师批评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些家长当看到孩子干活笨手笨脚时,就抢过来,认为有时间告诉他还不如自己做,这也是家长教育的误区。没有经过相应劳动的磨练,孩子长大后会因此吃更多的苦头,动手能力并非一天两天就能提高,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学习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