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您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您认为宝宝一个人很孤独,于是您邀请朋友带着他的宝宝来家里做客,让两个孩子可以在一起互相玩耍。可是,没过几分钟,您们就发现两个宝宝因为抢玩具而发生了矛盾,您要求宝宝做个“小主人”,把玩具给“小客人”玩,您找了一个其他的玩具给宝宝。“冲突”似乎平息了,可没过几分钟,他们又开始“战斗”了。您们发现,宝宝们似乎总有共同的爱好,总是一起喜欢某个玩具,他们很难做到互相谦让。休闲 居 编 辑休闲 宝 贝网
于是,一个愉快的聚会成了宝宝“矛盾调节会”、“宝宝批斗大会”。您和朋友可能会各自责备宝宝、教训宝宝,甚至还会埋怨“现在的孩子太自私”!
现在的孩子真的“自私”吗?
▲相关理论
对于4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分享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发展任务,它包括去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有时的延迟满足。敏感的父母会注意到宝宝经常会因为被要求去分享游戏材料而与别的宝宝发生冲突,您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权利,同时在合适的机会帮助孩子学习,在全体状态下的合作规则,让孩子逐渐知道游戏是“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的自由活动”。
平行游戏和联合游戏是4岁以下宝宝的主要游戏形式。宝宝需要有机会摆弄物体和玩各种各样的主题游戏,而不必被要求去与同伴分享。
所以不是现在的宝宝“自私”,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有这样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父母要尊重宝宝,不能认为这是道德问题,总是用“自私、小气”这样的字眼来教训宝宝。随着孩子的成长和与外界交流的增强,他会变得“大方”起来。
▲教孩子“大方”起来!
父母和老师需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尽可能地学会合作和分享,以适应4岁以后的幼儿园集体生活。您需要帮助宝宝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游戏环境,让孩子在互相帮助中获得满足感;
2、教会他们以礼貌的方式来得到他们的想要的东西;
3、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群体社会中的一份子,并可以对集体活动发挥作用。
▲您可以给孩子做的游戏,促进他和别的宝宝学会合作
(1)互拉车
您需要准备一辆滑板车,或是一辆小推车。您先当“车夫”分别拉孩子们玩几次,然后把车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玩吧。在观察孩子玩的过程中,您先不要干涉孩子们的“分工”,让他们自己“处理”。您的作用只是示范游戏玩法,创造合作的游戏机会给孩子,但怎样合作是孩子的事。
【讲解】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获得互相帮助的满足感。
(2)运大箱子
您提前准备一些大纸箱子,两根杆,并用一块薄板架在两根杆中间做成一个架子,然后把大纸箱放在架子。您先示范邀请一位成人合作把箱子运送过去。然后把“工具”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开始工作吧!在孩子们的玩耍过程中,不要干涉他们的协作过程,也不要干涉他们去怎样邀请小朋友来帮助他。
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学着担水。
【讲解】帮助宝宝用礼貌的方式获得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东西,学会与别人协作。
(3)搭城堡
准备许多各种各样的小纸盒,您提前用大小不等的蛋糕盒子搭成一个三层的台子,然后提供给宝宝们胶水、彩色纸、颜料、胶带等工具,让宝宝们塔城堡上的各种房子。不要限制宝宝们是怎样搭的,他可以在空的地方搭,也可以搭在别人的房子上面。搭完以后,和宝宝一起给城堡做一做装饰。做完装饰以后,让宝宝们指指自己搭的房子在哪里,然后提问城堡是谁搭建的?引导孩子认识到集体合作的结果。
【讲解】通过游戏增强宝宝之间的个性融合,理解自己作为群体一分子的概念。
(4)毛巾滚球
准备一块大浴巾,您和宝宝一人拉一头,在毛巾上放一个球,利用两端高度变化让球滚来滚去,然后把游戏材料交给宝宝们自己去玩。不要太多指导,如果您愿意,就为他们捡球吧!
【讲解】增强宝宝之间的合作能力。在游戏中还可以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促进身体协调性发展。
▲您是否引导过孩子和别人进行合作,您是怎么做的?
1、当您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您看到邻居正在抬一个重物,您是怎么做的?
点评:您的示范会让宝宝理解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合作。
2、您和家人为迎接客人的到来正在准备丰盛的午餐,您有没有要求宝宝帮助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比如,让宝宝把樱桃放在果盘上。
点评:这样的工作能让宝宝意识到他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并能为家庭做出“贡献”。
3、您有没有制作过一些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的游戏材料呢?很简单,比如用一根绳子玩翻花、拔河;用小水壶玩茶水生游戏,一个倒水,一个接水喝。
点评:孩子之间的合作游戏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满足,但这需要您的引导和帮助。
4、宝宝想要阿姨手上的糖,您教过他如何征询别人的意见了吗?
点评:理解并运用社会礼仪规范也是合作的重要部分。
总之,无论在家庭还是在户外,您有责任通过引导宝宝参与更多的合作过程促进宝宝社会性发展,让宝宝成为一个具有优秀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孩子。
▲致父母的话
未来社会要求有团队精神的人,会与人合作的孩子将会在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果说早期教育中认知的发展、智力的潜能拓展很重要的话,教会孩子学会合作和分享也和智力发展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采编自《育儿千万别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