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小时候有点呆笨、执拗。6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裤子,连裤腰也经常是妹妹帮他系。有一天早晨,迟迟不见梁漱溟跨出房门,母亲看见太阳都升得老高了,就喊:“为什么还不起床?”哪知梁漱溟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妹妹不给我穿裤子!”惹得全家哄堂大笑。对似乎有些呆笨的儿子,父亲并不是生气、埋怨,或者厉声训斥,而总是采取提醒、暗示的方法,尽量做到通过启发思维,让儿子自己觉悟和懂得如何去做。
梁漱溟一直记得这么一件事:童年时,有一天他把自己玩耍的一串铜钱遗忘在屋外的树枝上了,怎么寻也寻不到,就回家大吵大闹,硬说是别人拿了。后来,细心的父亲在外面发现了铜钱,知道是儿子自己忘了。他既不大声斥责,也不是直接取了给他,而是写了张纸条交给儿子。纸条上写着:有一小儿,自己把一串铜钱挂在屋外的树枝上,不仔细寻找,却只是责怪别人拿了。梁漱溟看了纸条,赶忙出去寻找,果然在树枝上见到了自己遗忘的铜钱,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休 闲 居 编辑休闲 宝 贝 网
其实许多聪明绝顶的人年幼时,在某些方面常常较常人略显愚笨,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样子。对于这样的儿童,要注意仔细观察,切忌随便冠之以“愚笨”、“不聪明”一类帽子,即使在某些方面差些,也要避免“全盘否定”的错误。英国大政治家丘吉尔,上中学时,拉丁文和数学成绩很差,被学校判为只配学习英语的“笨伯”。幸亏的是,母亲鼓励与支持儿子,“后发”的非凡的记忆力和军事指挥才能终于使他成为洋伟人。梁漱溟的父亲坚持传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启人以自觉自悟,让孩子心中的德性发挥作用。通过父亲的教育,梁漱溟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他后来回忆说:“遂成我自学者,是我父亲”;父亲在童年时期所给予的帮助,“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