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为孩子量身订做的“情绪管理课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6-29 10:20:45
   孩子的情绪体验相当丰富,一般成年人所能体验到的情绪,他们基本都能感受得到,只是他们的情绪是外露的、缺少控制的,常常极度强烈而高涨,所以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者表现出极度的恐惧。
3~7岁的孩子乱发脾气,通常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更不知道如何加以管理。当孩子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平相处时,他会更加接纳自己、包容别人,其情商和个性也会同时得到提升。 识别和理解
——3~4岁孩子的情绪课程 很多爸爸妈妈反映,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比较容易发脾气,为一点小事情就可以大哭大闹。
其实,发怒是人的情感表现形式之一。3~4岁的孩子,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还不够平衡,兴奋过程超过抑制过程,情绪表现便会极度强烈,这种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情感的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如何协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绪,顺利度过情绪表达阶段呢?
关键词:学会用语言表达
第一步:识别我情绪
定义:爸爸妈妈从旁提示,引导孩子了解和区分各种情绪。
常用方法:提示法
孩子即便闹情绪,也不太清楚自己闹的是何种情绪,家长在讲道理之前可加以提示。慢慢地,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反应就会有初步的概念和区分。一旦孩子能正确地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就为良好的宣泄迈出了第一步。
实例:嫉妒小弟弟
妈妈和佳佳在小区里散步,见到邻居家的小弟弟,妈妈想要去抱小弟弟,佳佳气鼓鼓地快步上前,用力推开那个小弟弟。
妈妈发现佳佳情绪不对头,对他说:“看你眼泪汪汪的样子,有点嫉妒了吧!”
“没有!”佳佳一边否认,一边把头转向一边。 第二步:理解我情绪
定义:协助孩子把发脾气和可能导致发脾气的原因结合起来。
方法1:搂抱法
3~4岁的孩子仍然很喜欢身体接触。初进幼儿园的孩子,十分希望老师牵他的手,摸摸他,亲亲他。有时只要大人拍拍他的肩膀,也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家长需要尽量利用各种机会搂抱孩子。
实例:鞭炮好可怕
小区里有人迎娶新娘,鞭炮声震天响。孩子受到惊吓,哭了起来,妈妈温柔地抱起孩子,柔声对她说:“鞭炮声音突然响起来,吓到你了,是吗?”孩子边哭边点头。
当家长以认可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情绪,他便会认为情绪的流露是自然的,每个人都有表达情绪的权利。 方法2:概括法
孩子在大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无法连贯表达,家长应努力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获得有效信息,然后加以归纳总结,重复一遍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妈妈理解他,更理解他的情绪。
实例:谁抢了谁的玩具
祥祥和小朋友一起玩,玩着玩着,为一件玩具争抢起来。 这时,爸爸回来了,祥祥向爸爸哭诉:“我……不要……小弟弟……抢……”爸爸结合当时的场景,概括之后对他说:“你的意思是,这个玩具是你的,不要让小弟弟拿走,是吗?”
祥祥知道爸爸理解他的意思,也就不哭了。
尽管此时家长并没有在和孩子讲道理,但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大人能理解他的情绪,逐渐平静了下来。
表达和管理
——5~7岁孩子的情绪课程 5~7岁的孩子处于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掩饰自己的情绪,知道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可以得到大人相应的反应;他们还会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对情绪因果的理解能力也有进一步的提高。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日渐成长的时候,家长的协助手段也需同步提升。
关键词:学会选择和管理
第一步:表达方式的选择
通过“演故事”的办法,运用简单的角色扮演,表达孩子的情绪。
方法1:互换法
利用孩子日常比较爱听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角色互换,体验不同的情绪色彩,使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觉察。
实例:乐乐演故事
乐乐吃饭时总闹别扭,妈妈让乐乐扮演故事《不爱吃饭的东东》里的东东,乐乐妈妈扮演东东的妈妈;然后,两人角色互换,由乐乐扮演妈妈,妈妈扮演东东。
演故事的过程中,妈妈清晰地告诉乐乐,“妈妈”、“我现在不饿,过十分钟再吃。”、“我好饿啊。”、“我真的饱了。”……出乎意料的是,等两人将角色换回来,乐乐再度扮演东东的时候,她变得善于表达,而且也不胡乱摔勺子了。
方法2:对峙法
通过真实场景,培养孩子和同伴之间友好合作与相处的能力。爸爸妈妈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然后告诉他应对情绪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孩子的应对策略才会更有效。
实例:别碰我的玩具
西西抱住自己的玩具熊,不让别人碰,妈妈没有责备西西,而是扮演起他的小伙伴——亮亮,委屈地对西西说:“你什么都不肯给我玩,我只好去找某某了!”说完,转身走开。
西西一个人抱着玩具,想了一会儿,追上来邀请“小朋友”一起玩。
真实场景的情绪比模拟故事时更激烈,家长可以适时提醒孩子,不懂得分享、耍小脾气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在模拟时,还可引入一些社交小技巧,如“换着玩”、“轮流玩”等,让孩子知道,换种表达方式可能更容易达到目的。 第二步:学会管理情绪
孩子在5~6岁时,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7岁时,就有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了。家长在协助孩子管理情绪时,需要注意以下3点:
1、把握消气的火候
当孩子的表现有点不近情理的时候,家长可以在确保孩子人身安全的情形下,走开一会儿,并说,“你看上去心情不太好,等你心情好了我再来找你玩。”等孩子的哭闹声轻了,再走近孩子,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不经意地递给他一些好吃的东西或提议去哪里玩等。
2、家长的示范作用
家庭和睦,父母关系亲密会给孩子以良好的情绪示范。家长不开心的时候,不妨清晰地告诉孩子,如“妈妈现在很不开心,你自己玩一会儿好吗?”这时千万不能将心中的怒气转到孩子头上,否则,孩子可能学会迁怒他人的情绪发泄方法,不利于自我情绪的管理,更影响其日后良性的社会交往。 3、适度的宣泄策略
在孩子憋气、窝火时,不妨教他几招安全宣泄的方法,简单的体育运动通常比较奏效。
策略1:发泄球
给孩子一个好看、好玩又摔不烂的“发泄球”,教他在生气的时候,往地板或墙面上砸,没砸几下,他的注意力就被这种造型可爱、颜色鲜艳的乳胶制品吸引了,很可能越砸越开心。
策略2:拳击沙发垫
从小教导孩子,不要把负面情绪郁积在心里。在家中,可以因地制宜地用沙发垫子作为情绪宣泄的工具,看着孩子煞有介事地攥着小拳头击打的样子,真令人忍俊不禁。
小提醒:
采用以上策略时,和孩子讲清楚,“这样你心里会好受一些。”一般不致产生暴力倾向。
策略3:倾诉和放歌
如果孩子心中不快,可以引导他向亲人诉说,或干脆通过放声歌唱来发泄。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