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帮宝贝改掉吮指习惯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4-21 15:57:01
琳琳4岁了,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女生,每个叔叔阿姨见了都忍不住抱抱她。不过,只要和她玩上一小会儿,你就会发现,琳琳总是喜欢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妈妈把她的手指拿出来,但只要过个两三分钟,琳琳就又会把手指放进嘴里。为了这事,妈妈没少操心。有朋友告诉妈妈,吃手指有可能是因为缺锌引起的。可是,检查的结果表明,琳琳并不缺锌。妈妈只好向专家求助,希望琳琳能够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专家认为,大约75%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吃手指,这被视为正常现象。这个动作一般在2岁以后逐渐自行消失。如果这个习惯动作持续到3岁以后,就成为不良习惯,需要尽早地进行矫正。
吮指可能引发的5大问题
吮指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口腔习惯。它很不卫生。
吮指有害于宝贝牙齿的发育和排列,还会使颊肌收缩,引起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影响上下牙的咬合和外形的美观。
宝贝被吮吸的手指会感染、肿胀、增生甚至出现变形的现象。
宝贝一旦吃上手指,就会满足于吃手指的乐趣,不愿参加其他活动,对智力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生理的变化会对宝贝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比如,如果上下牙对不齐,会影响宝贝的发音,造成口齿不清。这会阻碍宝贝和其它小朋友间的交流,还可能会受到小伙伴的嘲笑。
如果在幼儿期及时消除吮指行为,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会随着宝贝的成长逐渐消失,不需要特别的矫治。但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错过了发展关键期,那么以后的矫治工作很可能就要事倍功半了。
根据宝贝的吮指原因对症下药
吮吸反射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婴儿正是借助这一能力,顺利的吮吸母乳,快乐成长。心理学家发现,吮吸在满足婴儿生存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使他缓解饥饿感、减轻焦虑感,获得心理快感。在3岁左右,宝贝因为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因此会逐渐放弃这种原始的、单调的获得快感的方式。但是,有些宝贝在3岁以后,甚至到十几岁依然习惯将手指含在嘴里,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一 由于成人的忽略养成了吮指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他认为,宝贝在这一时期主要通过口部的吮吸动作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时,如果妈妈喂奶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宝贝吸吮的欲望,宝贝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并通过吸吮手指进行自慰式的满足。另外,有的妈妈因为忙碌,忽略了宝贝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宝贝也可能会通过频繁的吮吸自己的手指来发泄心中的不快。如果宝贝长期处于焦虑或被忽视状态,吮指习惯很容易被保留下来,成为“吮指”宝贝。
解决方案:丰富宝贝的生活内容
●妈妈应尽量丰富宝贝的生活内容,让宝贝在多彩和充满爱意的生活中自然地抛开吮指行为。妈妈可以利用每天收拾家务和做饭的时间,与宝贝说笑逗趣,并要求宝贝做小助手和妈妈一起做家务。
●可以为宝贝准备一些发展视、听、触觉和想象力的玩具及锻炼动作发育的器械,让宝贝感到有的可玩,有的可听,有的可看,有人交往,不感到孤独无聊。这些方法可以淡化吮指宝贝对手指的依恋,对没有形成吮指习惯的宝贝,也会令其没有机会把手指放到嘴里。
原因二 由于突发事件而养成吮指的习惯。
有些宝贝在四五岁时突然出现吮指行为,这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心理学家认为,过度的焦虑和紧张会使宝贝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轻微的焦虑事件并不会引发宝贝的“倒退行为”,但当宝贝面临突然的精神刺激或情绪冲突,如父母离异,爸爸妈妈在教养方式上突然的变化,就可能通过吮指行为来获得精神安慰。
解决方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降低宝贝的焦虑情绪
●要做的就是及时处理那些引发宝贝焦虑的事件,降低宝贝的焦虑情绪。爸爸妈妈要及时向宝贝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告诉宝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宝贝是妈妈的开心果”等等。
●要注意的是,在宝贝尚没有能力理解人情事理的时候,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总会让宝贝感到压力,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来疏通这种压力。因此,如果父母能预期到变化的发生,要提前向宝贝做一些铺垫,做好宝贝的心理建设,防范不良习惯的产生。
原因三 不良的习惯造成宝贝吮指。
有一些宝贝啃手指的原因十分简单,比如,因为指甲长了不修剪,而用牙代剪,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不良习惯;或因常常用手指蘸甜酱吃而养成舔手指的习惯。
解决方案:及时发现,对症下药
这些现象只要爸爸妈妈及时发现,并对症下药,如在手上涂上辣酱或苦味剂,就可以很容易地改掉宝贝的坏习惯。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