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钢琴
   电子琴
   小提琴
   二胡
   口琴
   笛子
   古筝
   象棋
   围棋
   国际象棋
   书法
   绘画
   舞蹈
   唱歌
   表演
   儿童歌曲
   儿童故事
   其他

   相关栏目
 国标舞舞姿
 国标舞历史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宝宝学艺 >> 舞蹈 >> 

舞蹈 舞蹈力学常识之二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9-01-19 18:21:37

 

舞蹈力学常识之二

习惯用语三:身体引带力。 看了上边的解释与分析,舞者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静态或缓慢的动作状态下,男士对女士推拉力皆产自于重力的水平分力。在动态中,男士还可以用利用惯性对女士产生推拉力,除此,没有可能再变出什么来了。在舞场上,当男士单脚站立时或自己重心尚在调整时,女士请不要指望男士会给你所需要的比较大的力,更别指望男士通过日后的苦练就能产生出力学常识以外的特异力。有的女士曾被高手带着跳过,感觉高手的引带力如何如何够意思。但是请相信这不是高手具备了低手不存在的力,而是高手具有综合巧妙使用有限力的能力。这种有限的力就是前面说过的真实的力和可以感觉到的力。这两种力化成各种要素体现在引带过程中。下面一一叙述:
   休闲 居编 辑休闲 宝 贝 网

1.信号力。这种力很小,男士只是用这种轻微的力告诉女士引导的时间和引导的方向。像扇型打开接曲棍步的第二拍,男士做“切克”女士收腿换重心,男士用手传递的力就很轻。上世纪末的国际大赛中部分选手还使用较大幅度“IN - OUT”动作所产生的“感觉到的力”影响舞伴,可能因为“感觉到的力”的暗示方向很不协调,所以这个世纪连大幅度的暗示动作也很少见了。
  

2.牵引力。男士发出的这种牵引力,不仅告诉了女士引导的时间和引导的方向,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发力把女士重心快速地牵引转移到所须方向和位置上去。例如:在舞蹈套路中,男士把贴近地面水平状态下的女士牵拉起来、男士把女士抛接出去的动作就使用了这样的牵引力。
  

(上述两种力的产生以及舞伴间的配合都比较容易,不用分析解释什么。)
  

3.瞬间引导力。对于这种力的使用机理似乎有必要分析和研究。
上面说过,重心移动到支撑点垂直线以外就会产生水平分力,也只有产生了水平分力才有可能推动身体移动。因此舞者要想移动,首先就要移动重心,。这一点滑冰的人更有体会。请看下图

    

根据上图(Delay walk前),女士在无牵拉外力的情况下,只能靠重心移动产生的水平分力来移动身体。其移动微分方程式为:
    

     

此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数值解得到一个重要数据,即:在女士在无牵拉外力的情况下,只能靠重心移动产生的水平分力来移动身体时,重心倾斜到图中所示30度可以顺利发力的状态的过程中,在最初30%的距离需要70%的时间。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知道,如果男士在0点状态下给女士一个足够的短促的牵拉力,就会在瞬间使女士具备了作出下一个动作的足够的水平分力,节省了70%的时间,虽然舞者只是获得了短暂的时间,但是这在拉丁舞动作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显得尤为宝贵。接下来针对瞬间引导力以什么方式传导加以探讨。
   

4.瞬间引导力的计算方式。 在身体引带力中,信号力、牵引力和瞬间引导力重要分别在于作用的时间和力度上。信号力作用时间短但是力度很小,牵引力作用时间长力度也还算大。瞬间引导力是男士对女士完成能量转换的手段,其特点就是时间非常短力度非常之大。考虑到这一特点引用《动量定理(质点动量的变化等于作用于该质点的力的冲量)》,对瞬间引导力进行分析和解释显得比较方便。研究拉丁舞蹈使用动量定理,仿佛是研究介乎于静力分析和碰撞分析之间力学现象的一种需要。
  

a)男士的冲量: S = F×t。

式中 S:男士的冲量

F:男士的作用力 

t :男士的作用力作用的时间
      

b)女士的动量:P = m女×V女m男:

式中P:女士的动量

m女:女士的质量

V女:女士的速度
        

c)动量守恒定理:男士的冲量转化为男士的动量一定有S = F×t = m男×V男。一旦将此动量传递给女士必有如下关系
m男×V男始- m男×V男末=m女×V女末- m女×V女始

      

如果能量转换前女士速度为0,转换后男士速度为0,则上式变为
        

m男×V男始=m女×V女末

V女末=(m女/m男)×V女末

      

一般m男比m女大,所以能量转换后女士的速度高于男士的初始速度。
      

以上所述的都是力学的基本常识,不管以前是否知道有这个规律,舞者的相互间的动作就是按照这个规律运动的,这种理论经的起实践检验。下面引出关键问题,男女士之间是如何完成这种转换的。
    

d)能量转换的三种类型:
         

i.类型一,男士主动转换。即男士发出S = F×t = m男×V男始冲量在瞬间(不会大于0.1秒)传递给女士并且使女士获得(m女/m男)×V女末动量。一般是刚刚配合的男女士引带使用的方式。例如笔者曾有幸观赏过北京排名前三名但并非舞伴的两个业余选手临时搭手练习动作。由于没有相互熟悉的套路,男士引带过程中时时出现短暂的停顿(小于0.2秒),那位女士真是高手,每每于短暂的停顿中把自己调整在稳定的临界状态,男士不发力就挺立在原地,直至男士明确的引带出来,立即报以干净利落的随动,真可谓瞬间的停顿、瞬间的“玉树临风”,让人不禁叫好。
     

ii.类型二,女士主动转换。即女士发出S = F×t冲量在瞬间(不会大于0.1秒)传递给男士,通过男士的反作用力使得女士自己获得(m女/m男)×V女末 的动量,典型例子是强力转(Power spinning)。女士处在反关节位,重心向外倾作出舒展造型,本应在男士引带帮助下强力自旋归位,但由于女士背对男士,男士此时发出各种大幅度的“感觉到的力(气功、内力)”也无济于事,女士统统感觉不到。此时,女士应当采用“主动转换”方式自己发力回旋,男士只要绷紧肌肉(绷紧肌肉从力学角度分析就是增大男士惯性矩),等待女士的发力即可,站在这个角度说,男士引带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女士要“会用”男士的引带。
       

iii.类型三,男士和女士同时完成能量转换。 这种转换能够顺利完成的保证是:男女士具有极为默契的发力动作。男士和女士同时开始共同完成能量转换。这是业余选手以上水平的高手才有可能达到的引带配合手段。转换按照动量守恒定理有如下关系:
     

m男×V男始- m男×V男末=m女×V女末- m女×V女始
        

引带完成后,男女士同时具备自己所需要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典型例子莫过于“相互转(Reciprocal spinning)”,北京舞者通常称其为“双飞”。笔者听到很多种对这种引带及配合的教学讲解,学员感到莫名其妙的居多。如果从力学上分析,这就是瞬间引导力的第三类男士和女士同时完成能量转换的方式。详细分析解释“相互转(Reciprocal spinning)”的动作力学知识,需要图解,篇幅大在此略过。
      

e)瞬间引导力的传递方式。自然状态的瞬间引导力的传递方式无非就是两种:
     

i.小惯量传递:这种方式在体系严密的国标拉丁舞中很少有人用或没有人用。(好像杨艺自己鼓捣出的‘双手措’动作里有用)
      

ii.大惯量传递:这是瞬间引导力的传递的主要方式。所谓大惯量传递方式在舞蹈中没有一定之规。比如:手对手、手对腰、手对胯,胯对胯、胸对背甚至手对脚、手对头都有出现。能够成功的传递的关键是从舞者的连接点到本身的质点重心尽量形成刚性连接。这样在冲量或动量传递过程中,损失尽量小恢复系数才可能尽量大。有的女士的传递部位比如手臂松松侉侉,恢复系数小于0.5时,男士还怎么引带呢?有的女士对拉丁舞男士引带的法则置若罔闻,按照自己的节奏处理,男士还没有发出引带力,就自己移动起来。这样不但害了自己,由于借不上男士的力,使外人觉得女士跳舞平平淡淡没力度。同时还害了男士,使他没有可能找到舞蹈的基本感觉。更害了围观者,使他们的感受到错误的风格。如果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而没有改变,男士就冲这一个理由就应当另找舞伴。
      

f)瞬间引导力动量的产生。对于用身体引带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甚至神秘化的经验,什么“丹田之力”、“发乎心止于指尖”等等。以舞蹈力学常识分析,这种冲量进而转化为动量的产生是以制造出其他身体部分反方向的动量为代价的。也就是在推动身体大部分向反方向瞬间快速移动的同时,使身体小部分在反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所须动量瞬间传导给女士后,再适当移动支撑点保持身体平衡状态。那么如何作到身体两个部分不同向的瞬间移动,应该说每个人经过刻苦演练都会使人体内的神经系统产生条件反射,一旦舞者感觉需要动量的出现,就会自然而然的做出动作,这个具有产生条件反射的神经系统一旦训练出来,就可以凭着个人自己的感觉讲:“丹田之力”、“发乎心止于指尖”等等。

5.舞蹈力学常识精华篇--受迫振动或扭动振动、弹性变形、波的传递。 拉丁舞跳过了动量瞬间的传导这一关,就应当进入了拉丁舞精髓--弹动。而弹动的形成分析离不开二阶常系数线形齐次微分方程和二阶常系数线形非齐次微分方程。这些计算公式对舞蹈本身已经没有意义了,就是结论性意见也仍然很复杂,象牛仔舞的胸部以下的弹动、男士高速旋转的扭动振动以及桑巴舞的波的涌动等等,不是专业舞蹈者,谁愿意听这些。就此歇笔,迎接“非典”过去的紧张工作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