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孩子对“反面角色”感兴趣...
 孩子过分追求漂亮怎么办
 孩子爱捉弄别人怎么办
 孩子为啥爱管闲事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学龄前 >> 

学龄前 正确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
  人气: 6 【字体:
  发布时间:2009-02-11 12:19:25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3岁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这常会惹恼成人,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处罚。这样简单地对待孩子'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2、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成人应尊重他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遇事唠唠叨叨。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唠叨没完,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4、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一些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他们要孩子学这学那,如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否则给予惩罚。这种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的做法,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1、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观念,尊重、信任孩子,对孩子不摆架子,平等相待,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

2、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注意方法。

(1)认真分析。遇事家长要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只有认真分析,查明原因,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艺术性。

(2)冷处理。一旦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成人不要急躁,不要以任性对任性。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孩子的哭、任性、要挟不予理睬,等他静下来再教育诱导。

(3)学会利用。家长可掌握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如用“你不会穿衣”、“你不数数”之类的话来刺激他们,其效果有时比正面说服还好。

(4)发现闪光点。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某些相似之处,其中包含某些独立思考的倾向。爸爸、妈妈可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闪光点,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


≡ 查看、发表评论 ≡

妫f牠銆� | 閼叉彃鍔归弬浼存 | 閹偓鐎涙洝鍎欓弫锟� | 閼叉彃鍔归弮鈺傛殌 | 鐎规繂鐤傜€涳箒澹� | 閼叉彃鍔笷AQ | 鐎规繆绀夋稉濠氥€� | 娴滆弓缈扮粈鎯у隘
Powered by Nicebaby.org © 2006-2009 娴兼垿妫界€规繆绀夌純锟�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