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记忆的宝盒,除了捉迷藏、跳橡皮筋、过家家以外,留给所有人最多回忆的,莫过于是那一首首快乐的童谣了。还记得丢手绢的游戏吗?还记得老师教我们唱《上学郎》的情景吗?还记得可爱的蓝精灵和阿童木吗?相信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一首最爱的童谣。好的童谣到老都不会忘记,那熟悉的旋律、跳动的音符,时刻萦绕耳畔,回荡心间,陪伴着我们走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10月13日,一场“新童谣”文艺汇演又重新勾起人们对童年那一首首动人歌谣的回忆。
我的童谣在哪里休 闲 居编 辑休 闲 宝 贝 网
童谣历来被视为始于摇篮的教育,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乐观人格的塑造,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曾经的《娃哈哈》、《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首首经典童谣被广泛传唱,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童谣的创作则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到了新世纪,许多当年的经典儿歌甚至被抹上了一层“灰色”。古诗《春晓》被直接改成了:“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李白的《静夜思》也被改成了:“床前明月光,学生睡得香。一觉醒过来,铃声响叮当”……更有学生自编: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考试的绝招”……
“这些灰色童谣就像鸦片,严重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长期从事少儿教育的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王莉莉老师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和过去相比,当代校园童谣来势较猛,且各个学校学生传唱的内容都差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王老师分析后认为,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人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就容易想出各种摆脱办法,编一些校园童谣来说一说,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另外,现在孩子的个性和自由度都超过以前,所受压制比过去要少,生活环境也比较多元化,这样才使得这些童谣在学生中流传既广且快。更重要的是,近些年,优秀童谣作品的创作乏善可陈,市场上出版发行的依然是十年前甚至更久的“老”作品,许多家长和孩子均表现出了“审美疲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八成的孩子表示不喜欢,甚至厌恶《春天在哪里》、《小燕子》之类的儿歌,而《嘻唰唰》、《双截棍》之类的成人流行歌曲反而被孩子们唱得琅琅上口。
[点评] 童谣是孩子们的另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孩子的心灵画卷,是忧伤的,还是低闷的,是无奈的,还是玩世不恭的,这面“镜子”可折射或散射出某种内在东西。“灰色童谣”实际上是一种呐喊,向社会传递着孩子们的心声。因此,我们不能去责备他们发出声音的权利,去苛求他们的完全成长,而应该理性地分析并合理地对待这种现状,尽最大可能去改善孩子们生活、学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