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小小孩应该如何逛书展
 《睡觉前给我讲点快乐的事...
 《驴小弟变石头》(图)
 《快睡吧,小田鼠!》(图)...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本爱安娜》(图)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8-10-30 14:51:31

 

  [德国]彼特·赫尔特林 著 陈俊 译

  21世纪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休 闲 宝 贝 网

  这是一本来自德国的书,它在德国的初版时间是1979年。18年后,这本书又重新出版。2001年,该书的作者获得了法兰克福德意志青少年特别奖,《本爱安娜》成为他得奖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影响和它的重要性。

  本是个刚读四年级的男孩子。开学的时候,本的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安娜,来自波兰。

  安娜怎么看都显得滑稽。她不穿牛仔裤,却穿着老式的长连衣裙;只梳一条辫子,那辫子也太长了;脸色苍白,人显得瘦削。

  本的最初印象是安娜挺丑陋的。

  整个班级与安娜格格不入。受到讥笑的安娜抬起头来,他发现安娜的一双褐色眼睛大得出奇,眼睛里隐含着莫名的悲伤。这样的眼睛,本还从来没有见过。他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他会觉得,那小姑娘的双眼里只能找到悲伤。他想,人不应该生有这样的眼睛,它们会让人颤栗。

  好几天过去了,全班没有一个人理睬安娜。他们说,安娜的身上发出臭味而且蠢得像头猪。本想,遭到这样的冷遇和侮辱,安娜至少该大哭一顿才对啊,可是安娜没有,有时只有眼泪顺着脸颊滚滚留下。

  西普曼先生对全班同学很生气,他说:“听着!你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移居到另一个城市,到另一所学校就读,一开始都会感到陌生!安娜的情况就更糟。她是在另一个国家,在波兰长大,在波兰上的学。她的父母虽然在波兰生活,却是德国人。现在他们终于回家了,你们却为难她!”

  但大家依旧孤立安娜。课间时,安娜站在校园围墙边的一棵树下,活像一个惊叹号,确实让人看着不顺眼。

  “傻妞!”本挥臂扔出了网球,球不偏不倚正中安娜的额头中央。安娜发出了一声短促的尖叫。“她马上就要号啕大哭了。”本心想。他在等着她哭叫,大伙儿也中断了游戏,在等着。安娜站在那里一声不响,只是揉着自己的额头,然后很慢很慢地转过身去面向围墙。

  本突然对自己大光其火。“真是蠢透了!”他骂道。他这是自责,可听起来是在骂安娜。

  课间休息结束了。安娜依旧站在树下,本重新跑回院子,走到她身后。“安娜!”本的声音很响。安娜转过身来望着本。她的脸颊上满是泪痕和脏东西。她是用双手擦去脸上的泪水的。那双大眼睛看上去比平日还要悲伤。我的天,这样的眼睛!

  本说道:“对不起了!”

  安娜说:“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你哭了。”

  “因为大家都不喜欢我。”

  “可我喜欢你!”本突然冒出一句。他本来不想这样说的呀!“哎呀!”他又叫了一声。

  从第二天起,本的世界完全变了样。上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愉悦。说到底,本是对和安娜同班学习感到欢畅。

  本也变得很敏感,他觉得所有人都在和他作对,都想撩拨他,捉弄他。他总是用眼睛去寻找安娜,他开始在课堂上做白日梦。

  时间一天天过去,安娜渐渐融进了这个班级。当安娜和其他同学有说有笑时,本会觉得心头有蚂蚁爬的感觉。尤其,当贝伦哈德对本说“我看安娜挺不错的”时,本的心头简直是刺痛的感觉了,他恨不得跟他打一架。

  上课的时候,本偷偷把一张哭丧的大胖脸贴纸贴在了贝伦哈德的屁股上。当贝伦哈德走到黑板前去演算时,随着他每走一步,大胖脸就做出不同的鬼脸。全班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哄笑,看着安娜开心的样子,本心中蚂蚁爬的感觉和刺痛的感觉都消失了。

  西普曼先生也不禁笑了,但随即他严厉地对本说:“是你干的,本?”

  本站起来,轻轻地说:“是。”

  “为什么?”

  本一声不响。

  “没什么可说的?”西普曼先生问。

  “没什么可说的。”本嗫嚅道。

  “那没什么可说的,下课以后留校完成数学作业。”

  放学了,西普曼先生坐到他的身边,友好的态度令人吃惊。老师说:“本,我们一起来做题目好吗?真有你的,本。”

  哥哥在家里发布了这条消息。“本有了女朋友,这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爸爸丢下了手里的报纸,“有这样的事儿?”爸爸的语气中不含嘲讽,“我们认识她吗?”

  本告诉了爸爸妈妈她叫安娜,来自波兰。妈妈希望本有机会能把她带到家里来。

  本找到了一个机会和安娜一起回家。安娜告诉了许多他们家的情况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父母。当本回到自己家时,妈妈已经下班了,“怎么这么晚回来?” 她问。“我陪安娜回家了。”本回答。妈妈只是点了一下头,再没往下问什么。本倒有些失望。

  本给安娜写了第一封信:“亲爱的安娜,今天你真可恶,你在球场嘲笑我!我的足球本来就没有杰恩斯踢得好,可是你知道吗,他到今天还不会游泳,我已经是游泳好手!假如杰恩斯快淹死的时候,你也会嘲笑他吧?你嘲笑了我,我很不满意。我请求你以后不要这样了!除了这一点,你一切都好。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放假前一天,安娜在众目睽睽之下交给了他一封信。同学们全都起哄了,“朗诵!大声朗诵!”本羞得无地自容。

  西普曼先生来上课了,“安静!”他吼道,“你们难道不知道信件是私人秘密吗?现在我们上课!想读书的快把课本从书包里拿出来!”

  本开始读信,它并不长:“亲爱的本,你的信我已经收到。信写得挺不错,只要是你说的,我认为都很好。放假后你会出远门吗?或者我们能在一起做点什么?”

  “读完了?”西普曼先生问。

  “是。”本轻声答道。

  “现在你可以跟大家一起上课了。第二节课后你可以去和安娜谈谈你读信后的感受。”

  整节课本都没法集中精神,西普曼先生也没叫他回答问题。本觉得这样不乘人之危的老师特别特别亲切。

  放假后的第一天,安娜的爸爸妈妈邀请本到家里去吃饭。本一大早就起床冲了个澡,吹干了头发,还特意用了爸爸的香露。以前,本洗澡可都是需要妈妈威逼的。

  接下来的某一天,安娜也跟着本一家到湖边去玩。那一天,本觉得非常开心。

  可在假期剩下的时间里,安娜和本再也没有见面。她没来,本也不想到她家去。可是他终日思念安娜,有一回甚至在梦中见到了她。妈妈也总是在问他,是否和安娜吵翻了。这种问题让他非常恼火。

  所有的人都无耻,都可恶!安娜也是这样。真希望开学的第一天,安娜不要来上学。

  可是她来了。本看见她正和其他同学开心地说着什么。本真想逃走,或上去揍他们一顿。

  教室的黑板上有人用印刷体写着一行字:

  本爱安娜

  他早有预感,班上的同学会对他做些什么。他的双脚如同生了根似的立在课堂与黑板之间。全班同学屏住呼吸在等待着他的反应。

  西普曼先生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教室。他站在本的旁边,一只大手轻轻放在本的肩上。

  突然,教室里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怪叫声和大笑声,本爱安娜!本爱安娜!

  西普曼先生更紧地压着本的肩膀,等了一阵子。这时的本几乎压抑不住自己的抽泣了。他觉得胸膛快要炸裂开了。

  西普曼先生缓缓转过身来,本也随之转身,这样本也就面对大家。转身的动作就像老电影里的慢动作那样徐缓。

  站起身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坐了下去。一个又一个的同学闭嘴安静下来。本看到安娜竟然也跟着笑,她竟然与大伙儿一起哈哈大笑!她嘲笑了他,是安娜嘲笑了他!

  “黑板上还缺一行字。”西普曼先生说。他的声音很轻,轻到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出气儿。他拿起粉笔,在“本爱安娜”的下面,以同样大小的印刷体字母写道:

  安娜爱本

  “爱是双方的事。”西普曼先生只说了一句。他没去管黑板上的那两行字,而是把本领到座位上说:“下课以后你们再去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心算。”

  他又意味深长地看着本,说道:“你不太舒服吧,本?知道吗,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现在就回家休息。”

  本无需别人再说什么,拿起书包就从教室里跑了出去。

  本真的病了,他得的是一种罕见的感冒。病后复学的第一天,安娜在他家的车库前等他。安娜告诉他,她爸爸在其他城市找到了工作,她要和父母一起走了。

  班上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会,全班同学都参加了。

  本送安娜回家。看着安娜跑回去的背影,本想失声嚎啕,可他没有哭出声来。

  这本书的主题触及了我们在孩子教育中非常敏感的话题:“早恋”,准确地说是“童恋”。故事以平实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10岁男孩短暂的“初恋”,很美好,也很沉重。这里有激情、有委屈、有嫉妒,有与朋友的争吵,也有被嘲讽的恐惧……读来令人深思。

  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十来岁的孩子虽然是处于青春期之前,但他们也很有可能具备了“爱”的心理,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成人过度强化儿童世界的“天真纯洁”和“无性”的存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鸵鸟心态。

  书中的父母和老师对待这件事的态度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在人类的思春期里,对爱情的憧憬和追求是少年独特而珍贵的感情。在从少儿期向成人期过渡的过程中,如果这种感情遭到压抑甚至否定,不仅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难以期待,而且甚至会导致对自我人格的否定,出现精神危机。”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中的成人们对孩子“纵容”的原因。

  【相 关 链 接】

  彼特·赫尔特林1933年出生,德国小说家和抒情诗人,也是出版家和杂文家。《本爱安娜》获得2001年法兰克福德意志青少年文学特别奖。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