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疾病 最近28个月男孩查出鞘膜积液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7-19 00:25:36
>>>>>>>>提问
最近28个月男孩查出鞘膜积液,医生建议手术,但我认为孩子太小,等大一些再做可以吗?另外积水会有可能慢慢吸收? 休 闲 宝贝 网
>>>>>>>>休闲宝贝网回答:
我侄子是一岁10个月动的手术,鞘膜积液术后半年,里面还是那么硬,蛋蛋还是比另外一个大一点.所以还是建议再过段时间,可能会自己恢复,要做手术也要稍微到一点.
因为小儿腹股沟疝和小儿鞘膜积液的发病机理相同,所以采用腹横纹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手术体会
近年国内研究指出,小儿鞘膜积液几乎都能找到未闭的鞘状突管,位于精索血管的内前方,因此,小儿无论精索鞘膜积液还是睾丸鞘膜积液均存在未闭的鞘状突管,这是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理论基础。以往经常采用鞘膜剥除术或鞘膜翻转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但这两种术式都存在手术创伤大、易复发及术后易出现阴囊血肿等缺点,而改用腹横纹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既可有效避免上述缺点,同时还具有切口美观、术后不用拆线和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小儿腹股沟疝和小儿鞘膜积液的发病机理相同,鞘状突管径小于10mm 形成鞘膜积液, 大于10mm 形成腹股沟疝,两者手术方法也相同,而疝囊较鞘状突管容易寻找,并且横断疝囊时较横断鞘状突管更易发生输精管损伤。因此,手术者应在熟练掌握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础上行该手术。虽然也有皮下环腹膜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报导,但作者认为不打开腹股沟管会影响腹膜鞘状突高位结扎的效果,术后仍有精索鞘膜积液形成的可能。
解剖清晰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该手术切口小,手术层次不清会导致寻找鞘状突管困难或误伤周围组织及脏器。通过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作者对该术式解剖及操作技巧体会如下:
1、正确辨认腹外斜肌腱膜是寻找鞘状突管的关键,因该术式切口小,易将浅筋膜误认为腹外斜肌腱膜而致寻找鞘状突管困难,其预防措施: ①浅筋膜被钳夹后能提出切口,而腹外斜肌腱膜则不能; ②可以先找到发红易出血的肌层,再在其前方找到有韧性的腹外斜肌腱膜。
2、用手指挤压中腹部(脐部) 帮助寻找鞘状突管,其动作要领是:术者一只手的大拇指位于中腹部一侧,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位于中腹部的另一侧,轻柔相向挤压,勿使手术区腹外斜肌腱膜及提睾肌随之运动,以免影响观察效果。另外,也可以通过挤压鞘膜积液帮助寻找鞘状突管。
3、寻找鞘状突管确有困难时,可先分离出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再切断结扎精索旁组织。对肥胖患儿切口应在3cm 左右,以免影响术野暴露。
4、患儿术前应排尿以防因手术层次不清,寻找鞘状突管困难,延误手术时间致膀胱充盈而误伤膀胱。
5、 1 岁以内的小儿鞘膜积液有自行消退的可能,若积液张力较大可穿刺抽液减压,否则不应穿刺以免感染和血肿的发生,2 岁以后的患儿应手术治疗, 合并腹股沟疝者应在2 岁前手术。
6、所有小儿鞘膜积液术前均应做B 超或透光试验检查,以免睾丸肿瘤误诊为鞘膜积液导致手术时进退两难,另外,极少数鞘膜积液肿块向腹膜后突起,称为腹阴囊鞘膜积液,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7、个别患儿有两个鞘状突管,这是术后复发的因素,术中探查是否有双鞘状突管得不偿失,不能作为手术常规。术前谈话时应向患儿父母说明,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
查看、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