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纸尿裤使用过程中的疑问
 注意:宝宝睡觉吃奶害处多...
 婴儿小便次数多该怎么办—...
 幼儿心脏有杂音就是心脏病...
 宝宝有轻度肋外翻是缺钙吗...
 1岁内宝宝要喝多少水呢?
 宝宝夏天能不能睡凉席?
 为什么会得过敏性皮炎
 婴儿易患缺铁性贫血的主要...
 宝宝智测发现大运动差咋办...
 预防接种后易发生重症感染...
 婴儿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图)...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婴儿期 >> 

婴儿期 神童:是因材施教还是骗钱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8-01-29 09:06:31

 

  继育民小学后,育才学校从今年起也开始招收“超常儿童”。在两个学校的报名现场都挤满带着孩子的父母。当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热招“超常儿童”,进行集中教育之时,社会培训机构也开始掀起了“制造神童”旋风。

  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制定了“××计划”,不用经过苛刻选拔的小孩,只要交10万元就能让一个10岁孩子考上大学。至此,超常儿童从稀缺的、天然的,开始走上了“人工制造”。社会对超常儿童教育的热衷对不对呢?专家们各执一词。  

  正方观点休 闲 居编辑休 闲 宝 贝 网

  观点一:超常儿童是存在的

  “超常儿童是存在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蒋国华教授说,“但是智力超常儿童的概率很低,据统计在1%到3%。”按照这个概率,中国3亿儿童中,约有智力超常儿童近1000万。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有北京市户口的14岁以下儿童187.8万,也就是说,即便按照1%计算,北京至少有1.878万超常儿童。

  观点二: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是因材施教

  “这些孩子因为大脑的发育水平超乎一般孩子,因此他们会表现得异常聪明。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特殊的教育。”《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杜迺芳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残障人就有盲、聋、哑学校、弱智学校等,而中国有近千万超常儿童,就应该有超常教育班级。”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贺淑曼说。她指出,过去总是把超常教育定位于对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际上超常人才教育不仅要面对智力超常儿童这一潜人才“富矿”,还要从特殊人才的成才规律去面对更大的人才宝藏,“诸多研究表明,智力中等偏上的人,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即适合于个体发展的教育,大多能成为优秀人才。”

  观点三:超常儿童的独特性要求要有适应他们的教育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施建农研究员说,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发展超常的人在儿童中的比例是1%-3%。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有2.8976亿名14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按1%的比例计算,中国超常儿童有290万。还有国外学者把音乐、美术、体育、绘画等特殊才能考虑进去,超常儿童的比例要占到15%。

  “中国的教学班是为大多数孩子设的,超常孩子会不适应。”施建农研究员说,“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没事干就要惹事生非。我们也应该给超常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会。”

  反方观点

  观点一:笼络优秀生源的一种策略

  对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打出的超常儿童教育,许多专家认为这其实是学校笼络优秀生源的一种策略,“尤其是以奥数作为选拔学生的主要标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科学需要天分,但更需要毕生的努力。而维持这毕生努力的劲头来自何处?就是来自对科学的毕生钟爱和兴趣。过早地猛灌知识只会抹杀孩子们好奇的天性和灵性,而变成一个自认不凡、乖僻的机器人。

  “过早地给学生训练某种知识,将导致学生可能认为数学、物理就这么回事,从而还没领略到真的科学前沿的风采,就早早的厌弃了。”这位专家说,“其实,孩子的小脑瓜需要保鲜而不是过早地榨干。”

  观点二:“制造神童”是一种骗钱的幌子

  针对交10多万元就能让10岁孩子考上大学的培训计划,众多的教专家都指出这只是一种“骗钱的幌子”。他们指出,尽管离开教育不行,但教育却不是万能的,“天才都是个人的因素和良好的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个人的因素包括聪明、耐心、不屈不挠、有眼光和魄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

  北京八中老师赵大恒指出,超常教育其实是发现这部分儿童的天赋,通过后天的干预使他们的天赋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弥补发展中不足的部分。因此,超常教育首先需要对孩子实行严格的鉴别,检测其知识水平,并在脱离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了解孩子的逻辑推理、记忆分析等心理学上的能力。否则,孩子接受不适合其特点的培养模式,结果会伤害孩子。

  北京儿科研究所儿童健康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丁宗一说,“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适时的训练,这是0至3岁儿童保健的基本科学规律。就好比吃桃子,这桃子本来没熟,无论你用什么高招处理过,它吃到嘴里总是酸的。”

  观点三:超常儿童应该放在普通人当中

  儿保专家余文介绍,机械的记忆与刺激性教育不符合婴幼儿心理发育规律,必会导致逆反心理。婴幼儿教育专家告诫,对子女的教育应该讲究科学,只有先让子女及早融入集体,才会对以后的智力开发和健康成长有利。

  专家指出,不管这个孩子现在如何优秀,他将来都是要走向社会。而社会的构成则是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如果过早地将超常儿童圈在一个超常的圈子里,不仅让这些孩子觉得孤独,势必给这些孩子造成一些误导,觉得社会人群都应该像他们一样。”

  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超常儿童要慎重

  教育专家指出,早期教育、早期刺激,都必须在生理成熟了才能接受,“过早的环境压力,过度的能力要求,是提前的伤害。过早地给孩子超过他的生理成熟度的教育或刺激,硬让他去做他还不会做的事,虽然他的生命不会马上终止,但他能力发展的链条可能终止。有些孩子早期被强迫灌输很多所谓的知识,上学后他可能会有一种恐惧、厌恶感,甚至干脆拒绝,就是这种损失的表现。而很多父母和学校是不会知道的。”

  通常情况下,超常儿童和一般儿童相比,有以下不同的特征:

  ·好奇心强;
  ·兴趣广泛;
  ·善于提问;
  ·做事专注;
  ·思维敏捷;
  ·阅读能力强;
  ·记忆力好;
  ·有毅力;
  ·勇于尝试;
  ·愿意思考事物的关联;
  ·不愿意接受太多的帮助;
  ·不愿意做“填充时间”的事;
  ·喜欢搜集各类信息;
  ·喜欢与年长的孩子为伍;
  ·发展指标总是提前达到。

  一般说来,父母在培养超常儿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对于孩子的能力有切合实际的认识,太高或太低的期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经常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任何学习都要由浅入深、系统地进行,只能加快进度,不能指望跳跃和省略,否则将来还要再补课;
  ·不要过度安排孩子学习课程,给孩子留出玩耍和游戏的时间,让孩子保留童真;
  ·不能只关注孩子的特长,要让孩子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特别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教育;
  ·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活动,注意锻炼身体;
  ·不要向别人炫耀自己孩子的能力,特别是当孩子在场的时候;
  ·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指望孩子处处领先,早出成就。

  好孩子育儿网整理编辑(责任编辑:Steve)
  来源:人民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