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未生育者谨慎实行人工流产...
 让孩子远离大“铅”世界
 过度加餐易引起儿童脂肪肝...
 小孩怎样吃零食才健康?
 多吃蓝莓让BB眼睛变漂亮
 【附图】人之初“性”本妙...
 面对冷饮宝宝你该怎么办?...
 给孩子快乐的12个方法(图)...
 关于孩子吃饭的十大错误观...
 中断睡眠影响认知发育(图)...
 5龄童为躲父亲打骂流落街...
 幼儿憋尿危害多多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幼儿期 >> 
Google

幼儿期 胖孩子是否健康
  人气: 1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8-23 06:41:36

 


休 闲居 编 辑休 闲 宝 贝网


  最近一项研究揭示:肥胖儿童血脂变化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该研究提示:预防冠心病该从儿童时期抓起。



  研究者把高血脂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作为观察研究肥胖儿童的切入点,随机对63名6~14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观察研究,同时以70名正常体重儿童作为对照组。血液检测结果发现,肥胖儿童血脂明显增高,正常体重儿童低密度脂蛋白平均值为每升0.44克,而肥胖儿童则高达每升0.7克。这预示着肥胖儿童长大成人后得冠心病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一般而言,冠状动脉的钙化与儿童时期的肥胖和血压增高有关,也与青少年时期的体重指数增加和血脂紊乱有关。国外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当今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在成倍增加,至少22%的6~17岁儿童属超重。由于儿童肥胖与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超体重儿童在走向成人的人生旅途中,容易出现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因此关注儿童超重问题其实就是关注其将来的健康。



  我们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生活行为有关。这些生活行为包括: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和吸烟。



  筛选高危人群



  1看家族史观察在父母、祖父母、姨妈和叔舅中,男性55岁和女性65岁以前是否有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吸烟和心血管疾病;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3岁后需定期测血压;定期评估饮食和体力活动;吸烟(自9~10岁开始)。



  2关注特殊危险因素A血脂和脂蛋白异常B血压增高C超体重对所选出的高危险性儿童和青少年,应给予积极、合理的治疗,以减少其冠心病发病机会。



  具体对策如下:



  对策一:预防儿童过胖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纤维素和所需的热量是勿庸置疑的,但需避免过多的脂肪和甜食。



  对策二:密切关注血压



  对儿童和青少年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特别要向家长们宣传,要重视增加儿童的膳食中钙的含量。膳食中游离钙每千卡热量能增加100毫克,则收缩压可降低0.266kpa(2.0mmhg)。



  对策三:控制儿童烟民



  儿童吸烟会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很大影响,所以,从中小学生时代起就要严格控制吸烟这一不良习惯的形成。



  孩子不胖,想吃啥就能吃啥?



  那么,不胖的孩子是否就没有得冠心病的可能呢?也不尽然。以下建议适用于所有健康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这些措施可将冠心病的“祸根”扼杀在“摇篮”里,具体方法如下:



  饮食注意:



  能量摄入与所需平衡即可定期评估身体状况,培养健康饮食习惯,保持合适的体重、理想血脂和理想血压,使能量的摄入与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能量相平衡。



  调整生活行为方式,鼓励多吃水果、蔬菜、各种谷类、牛奶、鱼、豆制品、家禽和瘦肉;2岁以前不限制脂肪的摄入,2岁以后适当限制富含饱和脂肪(以每天小于总热量的10%为宜)、胆固醇(以每天小于300毫克为宜)和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盐的摄入以每天小于6克为宜;限制糖的摄入。



  吸烟警示:



  不吸烟,不进入吸烟场所儿童和青少年自己不吸烟,不论在家、在学校、在工作场所,一律不吸烟;父母不吸烟,以免儿童被动吸烟。



  关于运动:



  每天动一动,少玩电脑游戏每天要进行一定量的体力活动;减少静坐时间,包括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电话聊天等。建议每天至少60分钟强度中等到强的体力活动,活动尽可能带有趣味性;严格控制静坐时间,例如限制看电视每天最多2小时等。


≡ 查看、发表评论 ≡

首页 | 育儿新闻 | 怀孕胎教 | 育儿早教 | 宝宝学艺 | 育儿FAQ | 宝贝主页 | 亲亲社区
Powered by Nicebaby.org © 2006-2009 休闲宝贝网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