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怎样给宝宝洗洗小耳朵
 给宝宝理发应注意什么?
 宝宝体重不达标怎么办?
 热门品牌奶瓶刷大推荐
 婴幼儿如何保健自己的牙齿...
 传统鸡蛋羹3种改良吃法(图...
 幼儿护肝的20个关键(图)
 应该怎样保护小儿的皮肤
 亲子抚触让宝宝更健壮(图)...
 史上最全的宝宝用品名单
 怎样给新生儿剪头发(图)
 春天减少宝宝感冒良方集合...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婴儿期 >> 

婴儿期 给宝宝的九种快乐秘方!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8-22 12:37:19

 
  对父母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

  1、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迎奥运"我的六一,我快乐"大型亲子嘉年华活动休 闲宝 贝 网

  关心他人
    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

  4、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亲子间感情不要放在心里,爱她就要表达出来。

  5、更具体的表扬

  父母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表扬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父母说的话语,二是孩子据此作出的推断。

  表扬越具体,孩子越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个摔倒的小妹妹扶起来,真让妈妈高兴。““我喜欢你画的这些树。”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满足。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6、艺术的魅力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

  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书虫快乐成长秘籍

  7、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8、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9、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延伸阅读:怎样让孩子获得快乐

  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聪明和具有良好人格特征的人,家长必须注意始终让孩子在快乐和幸福中成长,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供足够的游戏机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游戏的时间,并提供丰富的游戏工具;

  2.保护和鼓励自主活动,在游戏中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3.培养广泛的兴趣,经常让孩子接触新鲜的事物,并进行详细和形象的讲解;

  4.培养良好的交往技能,多让孩子跟小伙伴交流,并引导他学习灵活的沟通方式;>>>快乐宝宝的“无忌童言”

  5.教给孩子面对困难和释放不良情绪的办法,让他学习调整心态的技巧;

  6.多多贴近自然,带孩子去海边、山野,带他逛动物园、植物园,培养豁达的心境。

  宝宝从一出生就在指挥着家长,他的声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会让全家人坐卧不宁。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会更多地动用自己的情绪、执著与耐心来掌控周围的人,但宝宝决非天生霸道,他更愿意模仿大人跟你学习,当然宝宝有时也会表现得好为人师,家长模仿宝宝能给他带来成就感,所以我们提倡亲子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进步。为此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把坏习惯藏起来,别让宝宝学到

  2. 多观察孩子,学学他的探索世界的方式

  3. 游戏时既要给宝宝自由,又要注意引导

  4. 选择宝宝虚心求教时进行形象地示范

  5. 在宝宝快要丧失兴趣时请他当老师

  6. 千万别去模仿宝宝错误的行为

    放手让孩子享受玩的乐趣!

  跟宝宝一起玩,在游戏中互相学习,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宝宝发展并带给他更多快乐,家长自己也能感受到比干巴巴教学更多的乐趣,亲子之间都能在发现和交流中创造出更丰富更深刻的天伦之乐。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但有些儿童偏偏不会玩,甚至得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

  职能治疗师胡嘉玲接受本报访问时透露,有的孩子会整天呆若木鸡地坐着,什么都不做。有的则只会玩电玩,当治疗师递上一个普通玩具,小孩就变得不知所措,无法发挥想像力去玩。

  她说:“儿童不会玩耍,往往显示他们身心发育有问题。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玩耍能力指标,例如1、2岁的孩子必须懂得抛球、玩茶匙、搭方块、模仿听电话,较大的孩子则可以模仿较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发挥想像力,也会和其他人一起玩,甚至遵循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

  她指出,许多家长都不了解儿童玩耍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是在发现孩子不会讲话,或是不会走路,或是接到托儿所投诉孩子经常不合群,才前去求医。 >>>迎奥运“我的六一,我快乐”活动介绍

  她说:“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玩耍时是否达到这些指标,因为他们都趁孩子玩耍时,忙着做自己的事。现代家长也经常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报读许许多多的课程,导致孩子们缺乏创意玩乐的自由时间。”

  胡嘉玲指出,孩子不会玩耍并不完全是家长的错,这些孩子往往天生就发育得较慢,但是如果家长多加留意,从旁督促和指导,是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许多的。

  她认为,玩乐对儿童成长益处很多,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创意、自信心、同情心、想像力、社交能力、平衡感、时间空间观念、手指灵活度、逻辑思维、选择与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她说:“如果儿童不懂得玩耍,无法通过玩耍把自己的思维搬演出来,要用文字来表达就更难了。研究显示,很会玩的孩子,讲故事的能力会比一般孩子强,也比较能够有条理地叙述自己在学校的经历,不会讲得东一块西一块。”可能是自闭症

  此外,不会玩也可能是自闭症的征兆之一。到竹脚儿童发育中心接受玩乐治疗的儿童当中,有三分之二在接受进一步检查时,被诊断为自闭儿。

  柯佳慧在小女儿15个月大的时候,发现她完全不会说话,叫她名字无反应,经过医生诊断,发现她患有自闭症。

  她说:“我的大女儿很正常,所以我没想到小女儿会有自闭症。她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因此不会很明显。幸好可以及早发现,通过治疗,改善她的行为。

  柯佳慧透露,小女儿接受治疗后,平衡度变得较好,手指更灵活,想像力、集中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改善了,也能够和家人一起玩了,不再完全处在自己的世界。

  她说:“虽然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她还是发育得较慢,但是我比较懂得如何教导她,并帮助她发挥长处。例如,她虽然不太说话,对图像却较敏感,因此我就事先准备好各种图像,如不同食物的照片,她就可以把图像拿来,表示这是她要吃这样东西。”从玩耍看心智

  职能治疗师会让这些小病人在她面前玩乐,并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中了解他们是否符合那个年纪的发育指标。

  胡嘉玲举例说,一个4岁的儿童在玩耍时,必须能够达到的6大指标包括: >>>“我的六一 我快乐”征文活动

  *一物多用:可以把一支笔想像成几种东西然后玩耍,例如把笔当作汤匙或枪或飞机。

  *行动次序: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先后次序,如为娃娃冲凉,得先脱衣、然后才冲凉,然后再穿衣。

  *主题:玩耍时,自设并贯彻同一个的主题,例如购物或到动物园或参加生日会

  *社交:可以和他人一起玩,争玩具也懂得如何与对方“谈判”。

  *角色扮演:例如扮演妈妈、老师或医生

  *拟人化:把娃娃或小熊或机器人拟人化,尝试从对方立场思考,例如了解娃娃也会伤心,或与小熊分享玩具。

  职能治疗师会观察小病人在哪方面较弱,为他量身设计一系列玩耍项目,并教导家长如何在家中鼓励小病人玩耍。病情较严重的需每星期得到竹脚儿童发育中心,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来玩上45分钟。

  胡嘉玲透露:“有的家长认为只是来玩很浪费时间,就不来了。也有家长要求我们教导孩子学认字、写字。当遇到家长对这项学玩治疗不认真,我们也没办法。”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即使孩子已经康复,也仍然不放心,希望继续带孩子来复诊。

  胡嘉玲说:“其实最好的玩耍环境是在家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放轻松,不要担心孩子会把地方弄脏或弄乱。玩具的玩法可以多变化,家长可以让孩子发挥创意来玩,不必拘谨于指定玩法。玩具不用多,日常的一些杂物,如布料、木棍、盒子、罐子等,只要确保干净和安全,都可以是很好的玩具。”

  家长!让孩子玩吧

  访问时,听到一个陪伴孙女接受学玩治疗的祖母,正在骂跳来跳去玩乐的孙女:“现在玩就够了,回家不要再玩了。”

  许多现代儿童,的确缺乏玩乐的设施、环境和机会。原本应该活泼蹦蹦跳眺的孩子,在成人施加的压力下,必须循规蹈矩,寸步不敢偏离。

  家长工作忙碌,没时间陪孩子玩耍,为了补偿孩子,家长反而买一大堆的电子游戏机等商业化的玩具。这其实双重剥夺了小孩玩乐的时间。

  许多玩具都有指定玩法,而且零件配备周详,玩起来缺乏想像空间

  因此,现代儿童玩具固然多,但往往却导致他们较少机会发挥创意,使他们变得更“不会玩”。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玩乐很浪费时间,宁愿孩子用空闲时间去上补习班、心算班等,把孩子的时间表挤得满满的。 

  家长心态:读书比玩重要

  许多家长的心态是,小孩子会不会玩,有什么重要的,长大会读书就好了。

  外婆以前喜欢种水梅,经常利用绳子等工具修改它的生长方向,以制造一些造型姿势。

  她说,这必须趁枝干还很嫩的时候进行,如果等到枝干硬了,就很难改变了。栽培一个人,原理应该也是一样的吧,要教导创意、礼貌、价值观,都得趁年轻。

  其实,玩耍是门深奥的学问,因为小孩处于知识吸收能力很强的年龄,在玩耍的过程中,方向感、空间时间的掌握、沟通技巧、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等知识,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的囊中物。

  缺乏玩耍机会的孩子,也因此缺少掌握这些有用技能的机会。因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玩乐环境、设备、玩伴,都“并非儿戏”,值得每个家长仔细考量。

  当然,要陪孩子玩,或要让孩子尽情地玩乐,的确是相当累的一件事。

  陪1岁多的儿子玩耍时,我不是忙着捡滚到椅子下的球,就是陪他满屋子跑、上下楼梯。玩耍后,还得为他一一收拾玩具,有时他心情好,来“帮我收拾”,这时更有得忙的,因为我们才刚收好,他又一并儿全倒出来玩了。

  但是,看到他经常突发奇想地,用我完全没想过的方法来玩一些玩具时(例如把玩具杯子拿来当鞋子穿),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创意。

  经常带他到组屋楼下和邻居小朋友玩,不单他的社交能力进步、懂得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就连我的社交能力也进步了,以前完全不认识的邻居,逐渐熟络起来。

  玩耍重要吗?社会对于小孩是否会玩耍,大概不会太重视吧,甚至可能越不会玩的孩子,反而被公认为更乖。

  但是,成人的社会是残酷的,如果不从小就学习玩耍,长大后无法适应社会上的“游戏规则”,必然处处碰钉子或吃亏。>>>快乐运动“赶走”肥宝宝

  所以,家长们,与其不断逼孩子读书,不妨想一想,孩子玩得够吗?

想了解更多的关于亲子的话题吗?快进入搜狐母婴宝宝手册”栏目浏览更多的内容,或者进入搜狐母婴妈妈教室”社区和更多的网友交流经验吧

   编辑:芯蕊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