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护方面,我在上次说到了五点,这次再来说五点,分别是关于补钙补锌、便秘、包蜡烛包、出牙及辅食的,专家的点评可一定要记得看哦。
补钙补锌的问题休 闲 宝 贝 网
现在所有的医生都要求宝宝补钙。但是我在加拿大和美国的亲友都说他们那里的医生认为只要保证宝宝每天1小时的日光浴,无论母乳的宝宝还是配方奶粉的宝宝就都无需特别补钙。
倒是一岁以后,因为欧美的果汁、甚至大米都有加钙,所以每天牛奶喝得不够的宝宝会需要补钙。钙补多了其实也不是好事,我想应该也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我补钙确实不算认真,儿子牛奶喝得不好才会想起喂两片。
至于钙片的选择问题,我觉得碳酸钙对脾胃是有副作用的。1岁以前,我选的是首儿出的乳酸钙类冲剂钙,一岁以后开始是选的巨能钙。巨能钙退市以后我就给儿子吃了一阵子迪巧(也是碳酸钙),后来觉得对儿子脾胃还是有伤害,就改成正和羊乳钙了。同事有推荐我用安利的钙片的,由于对他家的传销方式不认同,产品也抱以怀疑态度,就没有用。
至于补锌,因为补锌过量对宝宝而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会导致根本无法逆转的病症,这是有医学根据的。在国外,宝宝补锌,一定是定期做化验,医生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剂量。儿子小时候也被医生要求补锌,我采取食补,推荐两款补锌食物:葵花籽、水鸭肝,既安全又有效。
[评论]
人工喂养的宝宝由于配方奶粉中强化了钙,因此只要吃到一定量的奶粉就不用补钙,如6个月前每天能有800ml左右的奶粉和6~12个月能吃到700ml左右的第二阶段奶粉,就可以不补钙。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前不用补钙,因为6个月前钙的需要量是根据母乳的含钙量推荐的,但由于母乳量各不相同,部分宝宝在三个月后可以补充,6个月后,由于母乳量的减少,则应适当补充钙。一岁后,由于奶制品进一步减少(每天不超过600ml),应补充钙制剂直到2岁。钙剂的种类很多,都可选用,购买时注意含钙元素的量和性价比,碳酸钙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钙剂,奶是钙的最好来源,所以,首先应保证奶量的摄入,不足的部分用少量钙剂来补充。
锌的补充采用食补很好,锌主要在贝壳类的食物中,以及海产品、动物肝脏、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中,葵花籽并不是锌的好来源。如果给宝宝吃的话必须弄碎,以防万一。
母乳宝宝便秘的问题
关于宝宝的便秘,很多书上写人工喂养是因为水喝得不充分;母乳喂养是因为妈妈饮食不够清淡等等。我遇到的实际情况是,儿子2个月左右的时候忽然变成可以几天不拉巴巴,当时是全母乳喂养,看医生看了一大圈,无非就是开一点妈咪爱、四磨汤,要我注意吃水果蔬菜。
我对饮食已经很注意了,结果还是没有什么成效,而且儿子可能就是不肯拉,等到3天后还是不拉,我就只好用一点点幼儿用的开塞露了,尽管书上都说这样怕会形成依赖,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总比存在肚子里好,只是每次宝宝拉出来的巴巴却又十分细软,一点也不干燥。
做妈妈的太爱看书也是一件坏事,当时,一开始怀疑儿子是否先天性巨结肠,猛翻医书,又分析儿子的情况,99%地否定了此猜想,更关键的是,即使确诊了,也必须6个月以后手术,手术之前是通过洗肠通便,于是就一边隔三差五使用开塞露,一边四处打听有无此经验的妈妈和医生。
终于从一个退休了的老儿科医生那里得知,导致我家儿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因为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导致宝宝的肠子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解决办法就是多喂白开水,等4个月吃辅食时就可以彻底解决了。
一试果然,只是因为儿子生下来以后,相信了多位医生和书本说的全母乳的宝宝不需要喂开水之说,儿子对开水很排斥,结果只好找着机会就用小勺喂,当时很辛苦喔。所以,开水对大人、婴儿都是好东西,应该从出生起就培养喝开水的好习惯,不管母乳还是人工喂养。
[评论]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有4~5天不大便,但大便是软糊状的,这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爸妈不用着急,也不用做任何处理,不用喝水,原因除了母乳容易消化吸收外,也表示此时的母乳量刚够或略有不足。
蜡烛包的问题
妹妹越洋电话打过来,说侄儿出生半个月以后,睡觉很不安稳,放到床上一会儿,手脚一弹就惊醒了,要抱着睡才安稳。想起儿子好像满月前后有段时间也是这样,当时我发现只要把儿子放到小床上,用棉毯将儿子四周塞得紧紧的,情况就会好很多。把方法告诉了妹妹,侄儿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妹妹紧张儿子,去看医生。
结果医生解释是,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面就是一个很狭小的空间,加上宝宝的神经末梢还没有完全发育,一下子无法适应这种“无拘束”的感觉,这种现象因人而异,有的宝宝反应会特别强烈,有的满月以后就渐渐好了,也有持续到4个月左右的。建议每次睡觉用毯子紧紧裹住宝宝身体,妹妹回家照办,果然解决问题。
裹的方法就是我们传统的蜡烛包。想想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难免有它的道理,不应该轻易地一棒子打死。就在我们举国上下强烈反对蜡烛包的时候,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国的妇幼医生却正在推行婴儿睡觉期间打蜡烛包。侄儿的睡觉蜡烛包一直打到了百日以后,他的运动行为发展仍旧十分超前。
所以关于蜡烛包,我的建议是睡觉的时候打,白天清醒的时候不打,特别值得提醒就是,打归打,但是别热着了宝宝,热了宝宝,同样睡不安稳。
[评论]
总的原则是不主张包“蜡烛包”,因不利于宝宝的活动,影响活动功能发育,但在晚间,如果宝宝不断地惊醒,影响了睡眠,则可以试用。平时要多给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必要时补充鱼肝油,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大,这会逐渐好转。
出牙的问题
周围总有妈妈在问宝宝怎么还没有出牙,是不是缺钙。实际上周岁以内的宝宝只要饮食正常又有足够的户外活动,一般不会缺钙的。宝宝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遗传,也就是宝宝爸妈出牙时间的早晚,另一个是孕晚期妈妈是否缺钙,一般孕晚期缺钙就可能会导致宝宝将来出牙晚,而孕晚期妈妈过度补钙则会导致宝宝出牙过早。
宝宝一般在出牙前1~2月的时候就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尤其到了出牙前2周左右,宝宝会出现口水狂流,像决堤一样。这个时候各位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持宝宝小下巴的干燥,否则宝宝肉肉的小下巴会发红甚至发炎。
建议买上1~2打纱布口罩,系在宝宝的小巴上,勤换。万一宝宝的下巴出现了红肿,可以用一点云南白药粉剂,效果很不错的。
[评论]
影响出牙时间的最重要因素是遗传,在排除佝偻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病外,不用很着急,平时多让宝宝做户外活动,补充鱼肝油。
辅食的问题
关于辅食,要写还真的太多了。在这里我就只写一些喂辅食的原则。
宝宝满了4个月以后就要开始添加辅食了,特别提醒全母乳的妈妈,母乳里面营养确实十分均衡,唯独铁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满4个月以后,就应该给宝宝添加蛋黄补铁,对于刚满4个月的宝宝,蛋黄是最好的补铁剂,同样不建议使用任何补铁药物、营养品等。
给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慢慢来,宝宝的脾胃很娇气的,2~3天只能新增一种辅食,而且初次喂,不管宝宝是否喜爱,都不宜喂得太多。添加了新的辅食以后,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大便是否有变化,是否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并要仔细检查宝宝全身,是否有过敏起疹子的现象,一旦出现,应该立即停止添加该辅食,过一周时间再尝试。
宝宝的辅食制作注意不宜过甜或过咸,一来会加重宝宝肝、肾的负担,二来会破坏宝宝的味觉。很多妈妈注意了控制盐的使用,却忽视了糖的使用剂量,过甜的东西是会增加宝宝肝的负担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大人的味觉标准来衡量宝宝的食物,6个月以前宝宝的辅食最好是不要放任何调味剂,包括那些进口的儿童专用调味剂。6个月以后,也只要放微量的调味品,一般大人味觉感觉像几乎没有放一样。
辅食的添加过程尤其考验妈妈的耐心。经常听见妈妈在抱怨宝宝这也不吃那不吃,引起宝宝挑食的主要原因,一是妈妈孕期挑食,食物单调,二是宝宝4个月~12月间,没有注意让他尝试并且接受多种食物。
很多妈妈在喂过宝宝1~2次某种食物宝宝拒绝了之后,就认为宝宝不喜欢,不再喂了。实际上,一岁以前的宝宝对食物的喜好,可以说一天一个样,今天吐了,明天可能又吃了。1岁以前,妈妈们要坚持不懈地让自己的宝宝尝试各种各样的食物,尤其是挑食的孕妈妈,一定不要再错过培养不挑食宝宝的最佳时期。
儿子一岁以前,我连苦瓜都喂儿子吃过,楼下的一位宝宝,由于妈妈孕期不忌口,辣椒吃得太多,才几个月的宝宝长了满头的疖子,他爷爷从4个月起就培养孙子吃凉拌苦瓜,败火,到了6个月的时候小家伙可爱吃苦瓜了,满头的疖子也就这样吃好了。这么小的宝宝,苦瓜都能接受,还怕什么宝宝挑食。
[评论]
妈妈坚持让宝宝尝试各种食物,从少量开始添加辅食都做得很好。铁强化营养米粉也是铁的好来源。由于营养米粉最不容易引起过敏,因此添加辅食时应首先添加米粉,用小匙喂,在习惯米粉后再添加蛋黄,从1/4只开始,宝宝头上的疖子是由于毛囊感染细菌引起的,必要时要用抗生素(并不是由于妈妈吃辣椒引起的),平时要注意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