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是学龄前幼儿常会发生的现象,造成原因包括:基因或家族遗传、功能性膀胱问题及泌尿道感染等。当孩子尿床时,大人千万不要生气或是处罚孩子,多些爱心和耐心;如果孩子尿床情形严重,造成困扰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休 闲 宝 贝 网
造成尿床原因
医学上定义「尿床」为五至六岁的小孩,仍然持续每个月有两次或两次以上在夜间尿床;或六岁以上的小孩,仍然持续每个月有一次或以上在夜间尿床。 >>>孩子尿床是不是病?
尿床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基因或家族遗传、功能性膀胱问题或泌尿道感染、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不成熟,以及睡眠问题,包含觉醒中枢较迟缓。基本上大多数尿床的人是功能不成熟的关系,会随着年龄成长而改善;只有少数人是因为神经或膀胱的问题所造成。
根据症状寻求适当治疗方式
如何处理尿床事宜,其实是很重要的。家长若不恰当的责骂孩子,往往是精神压力及一些异常行为的根源。治疗的对策,则需根据主要造成尿床的原因加以解决。
1.脑部觉醒中枢较迟缓:
睡觉睡太沉,感觉不到膀胱胀而尿床,可以藉由睡前排空尿液、尿床闹钟,或半夜定时叫小孩起床排尿来治疗。
根据研究显示,尿床闹钟的成效最好,复发率最低。尿床闹钟是一种有探头且放在裤裆中,当它侦测到裤子有一点点尿湿时,即会发出声响。会发出闹铃叫小朋友起床解尿的闹钟,在网络上搜寻「Be-Wedding
Alarm」或洽询儿童精神科医师,即可取得如何订购之信息。一般建议持续使用15周以上,根据1995年泌尿科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其成功率约75%,复发率约41%。叫小朋友起床后,应让他回想刚才身体或膀胱有甚么感觉,以便逐渐养成不需闹钟就能自行起床解尿。
>>>尿床,不治而愈的“疾病”
2.夜间肾脏制造过多尿液的对策:
肾脏制造尿液的功能,会受到脑下腺所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控制。正常小孩随着年龄增加,到了晚上「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而导致尿液减少,然而有些小孩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夜间肾脏制造过多尿液。治疗上应于夜间六时之后限水,尤其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配合使用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以补充不足,可以有效减少尿床。
3.功能性膀胱问题:
有些小朋友的膀胱较为敏感,只装了一点点的尿就会将尿排出。这些小孩,除了晚上少喝水,减少夜间肾脏制造的尿量外,应在睡前小便,把膀胱排空,并使用闹钟或父母在固定时间叫醒小孩起来解尿。除此之外,白天不要限制饮水量,每日至少1次稍微憋尿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练膀胱功能,进行膀胱控制练习。另外,有一些药物,也可以对功能性膀胱问题有所帮助。
>>>治疗宝宝尿床最佳时间
4.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会造成频尿、尿失禁,甚至解尿疼痛、发烧等症状,应由医师给予抗生素治疗。
5.便秘:
便秘而直肠有过多粪便累积会影响膀胱容量,并容易有小便失禁之现象。应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6.神经性膀胱、先天性泌尿道异常、脊髓神经病变:
这三种原因都会有小便失禁情况,需由医师根据个别原因去治疗。
7.其它可以使用技巧:
例如「正向回馈法」,在日历上记录「湿」或「干」之夜,每周家长对孩子保持干爽的努力给予小小的奖励;或是「责任训练法」,以非责备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责任感。如:让小朋友尿床后自己换床单,甚至自己拿去清洗,可以让小朋友知道,虽然不是自己的错,也要分担一些大人的辛劳。此外,床上使用防水垫,可减少麻烦,也减轻照顾者生气的程度;父母应给予体谅及支持,避免不适当的责怪、处罚,以免小孩产生自责及退缩行为问题。对于仍在尿床的青少年,要避免他们产生自卑感。 >>>母乳喂养减少儿童尿床
如果已用尽各种方法,孩子尿床情形还是很严重,造成很大困扰的话,可考虑药物治疗。目前有些药可以改变睡眠的深度,让儿童不致睡太沉;有些药可减少夜间尿量。通常这些药物在服用期间可有效减少尿床现象,停药后可能复发,所以要服用颇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