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留意宝宝打呼噜
 给孩子喂药的不二法门
 宝宝剪发可用爸爸的剃须刀...
 吸奶器让妈妈喂养更方便
 春天,宝宝皮肤巧呵护
 婴幼儿睡眠被扰或影响智商...
 卷条毛巾给宝宝当枕头
 预防接种抵抗疾病,儿童预...
 请先别给孩子喝高钙奶
 怎样给新生宝宝选衣服(图)...
 早产儿如何接种疫苗?
 宝宝得了重症肺炎怎么办?...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婴儿期 >> 

婴儿期 宝宝跌跤后,妈妈的初步检查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7-10-05 19:22:26

  宝宝有时就像只没头的苍蝇到处跑,妈妈叫他跑慢点,他置之脑后。宝宝很容易摔跤,有时他会自己爬起来,然后继续他的追逐,但有时就没那么运气了,摔跤后嚎啕大哭。

  宝宝跌跤后,妈妈首先要检查宝宝的伤处,首先排除骨折症状,确认不是骨折后,再进行伤口清理。因此,妈妈需要先掌握一些急救处理方法:

  辨认骨折休 闲 居 编 辑休 闲 宝 贝 网

  如果宝宝跌伤较重,会出现明显骨折征象:

  ·剧烈疼痛,患肢运动受限;
  · 患区压痛极为明显;
  · 患部出现肿胀,皮肤变色;
  · 在关节脱位和严重骨折时,发生肢体变形。

  相应对策:

  ·如肢体活动不能自如或明显受限,跌伤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畸形等,此时应马上去医院。在去医院过程中,应避免挪动骨折部位。如四肢骨折,应找一块木板将骨折两端固定于木板上;如腰部或胸背、肋骨骨折,应找一副担架,担架上放一块木板,或直接用木板将患儿抬到医院,尽快诊治。切忌背着或抱着伤儿移动,否则可能会因骨折部位活动错位而损伤神经、血管,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骨折处出血,送医院前可以采用压迫止血或橡皮筋管、橡皮带环扎肢体止血。每隔30分钟左右放松一次,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擦伤处理

  宝宝擦伤以肘部、手掌及膝关节处为多见,一般表现为出血和皮肤破损。

  相应对策:

  ·如果擦伤很浅,创面比较干净,范围较小,为了使创面结痂,只需在伤口周围皮肤涂一些碘酒,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一下即可。

  ·如果伤口有泥土或污物,则要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涂些碘酒,然后涂上一些抗菌软膏,外敷纱布包扎。若2-3天内局部无红、肿、痛等炎症现象,就结痂痊愈。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建议父母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脚踝扭伤

  最容易扭伤的部位是脚踝,所以宝宝学步时、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宝宝的脚。

  扭伤后的表现:

  ·可表现为受损的关节肿胀,活动受到限制;
  ·疼痛与触痛,会随着患部的活动而增强;
  ·肌肉会不自主地痉挛;几天后伤处还会出现青肿。

  相应对策:

  ·宝宝刚刚扭伤时,要将扭伤处垫高,避免患处活动。

  ·切忌立即揉搓按摩:为了减轻肿胀,应在第一时间内,用冷水或冰块冷敷约15分钟。然后,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不仅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也可帮助减轻肿胀。也可就地取材用活血、散淤、消肿的中药外敷包扎。

  ·注意伤后48小时内,不可对患部做热敷:1-2天后妈妈可在患处为宝宝进行按摩,促使血液循环加速,消退肿胀。

  注意:由于扭伤常常伴有骨折和关节脱位,尤其幼儿容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所以当患儿疼痛日渐加重,应去医院就诊。

  好孩子育儿网整理编辑
  采编自:年轻妈妈之友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