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
|
|
家庭教育 该不该上大学?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8-30 08:46:06
>>>>>>>>提问
社会在进步,发展在加快,人口素质在提高,大学当然要上学了! 不过是好好的学点东西呢?还是混个四年换张文凭?就因人而异了。 上大学到底该不该?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但我认为上大学对一个人的素质提高肯定是有帮助,对一人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在经历了1000年的科举,20多年的“知识改变命运”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忽然成了头号难题。不可避免地,这引发人们对于多少年来一直不惜工本的追求大学文凭的思考。 在乡村和中小城镇,人们会很现实的思量在教育上的投入产出,一旦有其他可能,就不再把上大学当成唯一的进身之阶。而在大城市,人们对驾驭的崇拜,仍然是一种狂迷。它背后显示出的,是中国上千年来,教育成为获得特权的门槛的历史沿习。然而,在今天,这种管理已经显示出维持不下去的迹象!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学期就要用一万元左右!这对于一个还在发展中的中国的普通家庭来讲是多么大的一个负担?再说,读完大学之后会不会得到一个让你满意的工作呢? 是继续读书还是放弃去选择其他的路呢? 鱼和熊掌始终不能兼得。 你是选鱼?还是选熊掌?
休 闲 宝贝 网
>>>>>>>>休闲宝贝网回答:
该不该上大学? 文 / 胡俨 虽说因为物以稀为贵,相比十几数十年前,如今满街都是的大学生早已凤凰变草鸡——不值钱了,但前些日子从报上得知,无锡部分往届大学毕业生由于未能及时就业,最后竟沦为了低保对象,还是颇为震惊。看来,现在大学生的身价可真算是一掉到底了啊!报道还说,之所以如此,盖由于部分大学毕业生及其家长对工作预期过高。换句话说,在写那篇报道的记者眼里,大学生们还是自视太高了,街头引车贩浆、看门打杂之类的工作多得很,干吗不去做呢?沦为低保对象,全是自找的。 记者大人当然总是站在“真理”一边的,不过,假使也能稍稍站在这些所谓“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生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们想一想的话,恐怕就不会太忍心轻佻地发出上述宏论了。大学生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耗费了四年最可宝贵的青春时光,难道仅仅就为了毕业后去干那类引车贩浆、看门打杂的工作?果如此,又何苦要上那四年大学呢?初高中毕业早就可以去做了。我这么说绝非瞧不起某些工种,经济学上讲究投资与回报,如果说上大学是一种智力投资的话,如今这回报率可实在不成比例。君不见,一方面眼下上个普通大学,学费动辄也要几万,另一方面,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却连找个月薪1500元左右的工作,也几近于登天之难。当然,大学生们也已经很识趣,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据说对于薪资的期望值已普遍落到1500元甚至1000元左右,很多人仅仅不过是想找一个能缴纳“三金”、“五金”、对自己未来稍有些保障的单位,如此要求,要批“保守、不思进取”尚说得过去,恐怕怎么都不能算“自视过高”吧。 咱不玩虚的,国人上大学,不排除有当年少年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类远大报负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家庭来说,无非还是——说得形而上一点——改变自己的命运;说得世俗化一点,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信奉读书能够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思想,在一般民众心间根深蒂固。尽管随着科举制度寿终正寝,宣统小皇帝逊位,读书做官这一途早已宣告“此路不通”了。然而遗风所致,影响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很多家庭转而又把希望寄托到了高考上头,将考上大学视为人生和命运的转折。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思想确也不无道理——考上大学,那就具备“干部”身份了,对于农家子弟而言,实在不亚于一步登天。只是时至今日,伴随着大学连年大规模扩招、国家分配取消,上大学可是连这点优越性都告丧失殆尽了——什么身份不身份,只有失业不失业。做官?更是门都没有。固然,眼下如果要做官,跻身“人民公仆”的行列,也不是全无办法,比如可以去考公务员,然而那却跟上不上大学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思及此,忽然倒觉得,年初国家教育部那个混帐发言人的一席话虽然混了点,却也算实话实说。此公的原话是这样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量力而行。言下之意很清楚: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一般家庭,上不起大学就干脆甭上,大学本来就不是为你们准备的。还有一层意思虽然没有明说,其实也很清楚,那就是,上大学根本改变不了命运。因为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就像富人玩高尔夫球那样,上大学是“消费”而不是“投资”,哪有消费能改变人命运的道理? 所以,现如今恐怕确实要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了——这大学,到底还该不该上?在我看来,这其实应该算是一个相当私人化的问题。相信每个中国家庭可能都会有自己不尽相同的盘算。如果让我来回答,那意见庶几跟混帐发言人倒有几分相似,那就是:假如家庭经济条件宽裕,有存款上百万、跑车数辆、别墅几幢,同时又具备可靠的关系网,不用担心孩子毕业后找工作——甚至根本不必工作——的话,当然应该上大学。上大学可能学不到什么太多实际的东西,但它是一个更高的平台,更大的圈子,有别于你以往的平台和圈子,登上去或者钻进去以后,不仅能提升和放大你的视野,扩展你的交际面,更是一种身份和资历的象征,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自然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可是,如果并非如此,而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得砸锅卖铁甚至卖血卖命供小孩读书,并且还指望着孩子毕业后能出人头地,能通过上大学改变个人命运乃至家庭命运的话,虽然我不忍心说——可还得说,趁早死了这条心、熄了这个念吧。快别上大学了,做工、务农、经商,该干嘛干嘛去,因为,上大学只会让你的家庭更加迅速地致贫,至于改变命运,那更是缘木求鱼。实在想上的话,倒是建议选择那些职业技术学院之类,学一点点谋生技能,庶几好过太多大而无当的“屠龙之术”。 高尔基同志写过一部很有名的书——《我的大学》,他的大学是什么?不是莫斯科大学,也不是喀山大学,而是社会和生活。 高尔基同志是穷人。至少那时候是。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