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1小时前选出
温度:生长适温为20~32℃,不论是盆栽还是地栽,都要求年均温度变化小,冬季最好能维持在10℃以上的棚室温度,若室温低于5℃,易导致植株受寒害进而严重危及其生存。秋末冬初,当气温降到8℃以下时,应及时将其移放到光线充足的室内,在整个越冬期内,温度应保持在8℃~10℃之间,这样比较安全可靠。
光照: 大叶榕喜光又有较强的耐阴性,应为其创造一个阳光较好但又有一定程度蔽荫的环境。它忌强光直射,特别应避开春末夏初久雨初晴后的烈日暴晒和夏季正午前后的5~6小时无遮无拦的强光烘烤,否则极易导致新抽的幼嫩叶片被灼伤。对冬季移放到棚室内的盆栽植株,应给予补充光照。盆土水分保持偏干,植株可保持长年无病。
水分: 为养护好盆栽大叶榕,应努力为其营造一个既湿润又偏干的环境。因该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应以保持盆土微湿偏干为好,但偶尔浇灌水肥过量,也不致引起根系烂根。冬季要注意给叶面和四周环境喷水,使相对空气湿度通达到50%以上。中秋以后要减少浇水,或以喷水代浇水,以利于新抽嫩叶的平安过冬。另外,在冬季应特别注意盆土不能过分潮湿,以偏干为好,否则在低温条件下,盆土过湿更容易导致植株根系腐烂,甚至全株死亡。
土壤:由于大叶榕原产地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其形成了较强的抗旱性,因此对栽培基质的基本要求是通透性良好。栽培基质多用泥炭、粗沙或冲洗过的煤渣与少量园土混合,并将其PH值调整至6~6.5之间,呈微酸性状态。因其块茎硕大、根系发达、羽状复叶较长,生长季节应及时观察其生长情况来决定是否换盆换土。始终保持栽培基质通透良好,以利于为其营造一个透气滤水良好的根部环境。梅雨季节要勤检查,发现盆内有积水现象发生时,要及时给予翻盆换土。
肥料: 大叶榕比较喜肥,除栽培基质中应加入适量沤制过的饼肥或多元缓释复合肥外,生长季节可每月浇施2~3次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也可浇施平衡肥20-10-20(20-20-20),浓度为200~250ppm,结合硝酸钙使用。中秋以后,为使其能平安过冬,应停施氮肥,连续追施2~3次0.3%的磷酸二氢钾液,以促使其幼嫩叶轴和新抽叶片的硬化充实。当气温降到15℃以下后,应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以免造成低温条件下的肥害伤根。
病虫害防治:
冻害:当冬季气温降到5℃以下,再加上盆土潮湿,易导致植物状嫩叶受冻寒而倒状,严重时会引起块茎腐烂,很难恢复生机。
防治方法:越冬期间温室温度应维持不低于10℃,并保持盆土稍呈干燥的状态。
灼伤:在炎热的夏季,或久雨初晴后的晴好天气,或长时间放在室内刚搬到室外进行恢复性养护的盆栽植侏,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直晒,很容易造成其肥嫩叶片被灼伤,致使其叶片部分失绿泛白,或整个叶片被灼伤,坏死部分后期变褐发黑。
褐斑病: 此病多发于叶片上,病斑呈近圆形,灰褐色到黄褐色,边缘颜色略深。该病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生。
防治方法:发现少量病叶时要及时摘除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的百菌清悬浮液5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叶片一次,连续3~4次,防治效果较好。
入夏后,及时将植株移放到半阴的环境中,春末夏初久雨初晴,应及早给盆栽植遮阴。
介壳虫:在通风不良、光线欠佳的环境中,大叶榕的叶片易遭介壳虫的刺吸危害。
防治方法:可以在其若虫孵化盛期,喷洒20%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速扑杀1000倍液,或蚧死净500—800倍液,一般连续喷洒1~3次,每次间隔7~10天,杀虫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