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育儿问题
   家庭教育
   起名问题
   宝宝疾病

   相关栏目
 孩子为什么有时候管不住自...
 睡眠能力也要培养吗?
 5岁左右的儿童会在想些什...
 孩子喜欢送人东西怎么办?...
 怎样培养孩子正直的品质?...
 孩子知错又犯错怎么办?
 怎样指导孩子学游泳?
 孩子爱欺侮人怎么办?
 怎样给孩子安排锻炼项目?...
 为何不少男孩缺乏男子汉气...
 孩子做事为何不主动?
 怎样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谦让...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FAQ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 是什么使孩子失去了自信?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8-01-18 08:57:16

  >>>>>>>>提问






>>>>>>>>休闲宝贝网回答:

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没有了天性里应该有的东西,而剥夺这种天性的正是父母对孩子的不放心。这种过分保护的爱,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使孩子不习惯甚至害怕去面对需要他面对的一切。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吞噬掉孩子勇敢和自信的事情。
  比如说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许多父母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便为孩子设立了各种目标,学画画、学英语、学舞蹈、学速算,还要参加五花八门的考试、比赛。在不同年龄阶段为孩子制定科学的目标,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是过高的目标和期望只会给孩子身心造成过大的压力,给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逐渐演变成为伤害。首先孩子会感到焦虑与恐惧。孩子长期处在这种心态中,会严重挫伤自尊心和自信心。接着是逃避或回避。长期沉没在自责状态中的孩子会更加焦虑,并表现为退缩、过度顺从、逃避,严重的会影响智商和情商发展。然后是对抗和抑郁。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完全被各种各样的失败包围,有的会产生与学校、老师、家庭、社会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拒绝上学,仇视亲人和师生;有的会郁郁寡欢,一蹶不振,孤独、懒散、敏感、郁闷等,他们健康的身心由此慢慢被扼杀。
  再比如经常批评孩子。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对1万名1周岁的孩子做了调查,发现每个孩子从出生到1周岁几乎都是天才,有着非凡的模仿力和想象力。但10年之后,当他们再次跟踪调查时,发现这些孩子90%以上都变得平庸。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正是父母和老师一次又一次破坏性的批评,扼杀了孩子们的天赋。人之所以有能力,是因为首先相信自己有能力。当孩子反反复复地从父母和老师的嘴里听惯了自己是笨孩子、坏孩子时,他们就会变得害怕、胆怯、缺乏信心、逃避、自我限设。
  此外,把一个孩子的弱点、短处、劣势与另一个孩子的强项、长处和优势比较,也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发展阶段,正确的态度是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实际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其他孩子的复制品。休 闲 宝 贝网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位幼儿园老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老师、父母、同学和小朋友自己,把优点列出来,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每天早上到园后,先用5分钟来诵读默念这些优点,并细细品味和感受。一个月后,所有小朋友的自信心大增,说话声音小的变大了,胆小的愿意表现自己了,害羞的也变活泼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自信是需要力量支撑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呢?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早就提出:人至少有八种智力,人与人不一样。有的孩子语言智能比较好,表现为会说、爱说、乐于讲故事;有些孩子数理逻辑比较好,对数字很敏感,善长理工类知识学习运用;有的孩子动作敏捷,善长舞蹈、表演、体育、竞技等;有的孩子空间立体智能比较好,积木搭得又快又好。所以,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是关注每个孩子的特长、特点以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和变化,并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
  而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建议采用建设性批评的方式,主要侧重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千万不要针对孩子个人的消极方面。孩子看到老师或父母和善的态度会十分感激。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孩子出错的时候,不是教育的最佳时候;事情已经错了,最好就是论事,先解决这件事,而不是先教训人。
  此外,我们还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并教育孩子有勇气面对不完美的结果。让孩子明白重要的是从中取得经验和教训,增强获得成功的决心,而不是因为犯错误损伤甚至摧残对自己的信心。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