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
|
|
家庭教育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22 08:35:15
>>>>>>>>提问
帮我想一篇啊!谢谢. 休 闲 宝 贝 网
>>>>>>>>休闲宝贝网回答:
有点长.......自己缩点吧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明丽的旋律、优美的歌词、忍俊不禁的情节、与众不同的伟人形象、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让你不由的喜欢上了这出剧。虽然它才刚刚上映,却是让人每看完一集都会热血沸腾,都会思绪万千。
我以为这出剧至少能引起我们对以下问题的思索。
一、值得办学者的认真思考。当年这些办学者,并不想发财与出名,于是人才辈出:湖南的毛泽东、南开的周恩来、陈嘉庚的集美夏大,学生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办学者想让历史忘掉都挥之不去,张伯苓、孔昭绥、陈嘉庚,谁能忘掉他们?
今日中国私人办学也可谓成风。可是又有几家是免费招生的呢?有几个是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才的呢?即便有个别学校为个别学生免费,其初衷也是名利所致:某年,一高考生因未能达到非清华、北大不去的志向,放弃已考入本二的学习机会,决心再补习一年。某名牌中学闻风登门,许以免交学费、优厚住宿的设施(单间、卫生间加空调)、派老师单独辅导的条件,将他挖进了自己的学校。该生也不负众望,第二年果真考出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为他本人、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双双名利双收。而该校向其他学生的收费可是以千、万计算的,这可真的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啊!为发财而办学,能培养出于国于家于民族有用的人才吗?
二、值得教育者决策者的思考。按照今日的教学理念,毛泽东别说清华北大,就连他家乡的一级达标中学都难进去,可毛泽东又确确实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我们有必要一定要门门功课全优吗?如今中考要考语数英、政史地、生物化学物理,而今年本省又下达了考体育的通知,听说有的省还打算加考音乐,而且要全优,才能上一级达标校。把大好时光放在这么多的无休止的考试中,是否对人才是一个摧残?考试是必要的,但有必要考这么多吗?有必要这样考吗?
和十多年前的学生相比,今日学生懒于动脑筋,市场上参考书多如牛毛,所有问题有答案的照本宣科,无答案的哑口无言,这是所谓的好学生的情况,其他的都不用说了;打扫卫生与劳动无论好生差生都会偷工减料、都会逃跑;有时老师给他们做示范,帮忙做,他们却袖手旁观,没有一个感到难为情的;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竟然多数人不愿意去;至于课外兴趣没有几个有自己独特的兴趣。除了那张嘴比以前的孩子贪吃、会胡说八道之外,没有一样胜过他们的。这是不是我们整个教育的失缺?
三、值得我们家长的认真思考。
剧中的毛泽东、蔡和森、肖子升、刘俊卿都是贫寒人家的子弟,一起考进的一师,但却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前三人不论怎么走,他们都为人类做出了贡献;而后一个却走上了卖师求荣的道路。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天差地别?家庭教育。毛泽东的父亲虽然粗暴,但还是个明理的老头,不宠孩子,在关键时候,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蔡和森的母亲更是孩子有错必纠的好母亲;虽然剧中没有播出肖子升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但从他们能在自己不宽裕的情况下接济毛泽东,从肖子升为入学之事如此自责的情形中可窥见家庭教育的成功;而刘俊卿的父亲把儿子读书当做天下第一大事,只让孩子关门读书,自己累成什么样也不让孩子插手,结果孩子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的父亲说成是挑夫,父亲在家吃糠饼,儿子在学校摆阔,最后父亲死在儿子造成的罪过中。亲爱的父母们,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语文出版社的初一课本中《小巷深处》的盲母含辛茹苦的把弃婴养大了,谁知长大了的弃婴反而想抛弃母亲,若不是旁人当头棒喝,弃婴哪会回心转意?
闽南有句古语:宠狗上灶,宠子不孝。这两个例子是最好的注解。
然而,我们现在像刘俊卿的父亲、《小巷深处》中的养母仍然大有人在。他们把孩子上学看做是天字号第一大事,坦言:只要读好书,什么都不用干。一切都满足孩子,可孩子怎么读的书呢?书没读好,其他什么又都不愿做。大学毕业了,不出去找工作,在家里吃老父母的,这样的例子不断的被报道出来。这除了社会的原因,这是不是还有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原因? 前天有人为大学生去做修脚工而抱屈,我认为没什么委屈的,靠自己正当的劳动挣钱,怎么做都可以。亲爱的父母们,让孩子多干点活吧,在干活中,他能体谅到你的难处,他能学会勤俭节约,他能变得更聪明,会更加用过的学习;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吧,这样会让孩子知道如何读书,如何做人。
大气做人,细心做事。
这出剧正在播,看一看吧,它能引起我们的很多思考。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