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育儿问题
   家庭教育
   起名问题
   宝宝疾病

   相关栏目
 如何开发右脑?
 如何告诉孩子哭不能解决问...
 斥责不能使儿童变得更好吗...
 “婚育新风进万家”新观念...
 未成年人性教育瓶颈在哪?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纠正孩子不合群的一般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独立精神和合...
 为什么要多给孩子安全感?...
 初中生谈恋爱。对学习是否...
 为什么星期一上学时,小孩...
 年龄和玩具有何联系?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FAQ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 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8-01-03 18:10:21

  >>>>>>>>提问






>>>>>>>>休闲宝贝网回答: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学一线的老师抱怨学生厌学。这种现象绝非个别,在一些地区甚至相当普遍。正确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杜绝这种现象,对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导致厌学的三大因素
休闲 宝 贝 网
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教育资源尚不丰富,目前还不能保证中学毕业生人人都能升学、大学毕业生人人都能找到工作。这样,势必有一部分初、高中甚至大学生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或没有工作,致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丧失信心,不原意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中出现的局部问题,我国目前还存在着社会分配不公,体脑倒挂,脑力劳动严重贬值的现象,使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没有出息”、“划不来”,故而产生厌学心理。再则,一些不良场所,如不健康网吧、营业性舞厅的诱惑和吸引,也是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

2.学校教育的失误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目前很多地区的学校表面上喊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实际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占统治地位。应试教育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片面强调智力的发展,它所面向的只是少数所谓“尖子”学生。凡有利于升学考试的科目就非常重视,与升学考试关系不大的科目往往被减免。在教学中,仍以陈腐落后的讲解为主,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绝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起来疲惫不堪、味同嚼蜡。这样的学习生活能不使学生感到厌倦吗?另外,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 偏深偏难,教材体例呆板,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之间严重脱节,使不少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严重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从而加剧了厌学心理。

再则,由于物价上涨等原因,致使教育费用增加。有些地区出现学校收费项目过多、标准过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这样使学生压力过大、又难以达到,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客观因素。

3.家庭环境的误导

当今的学生中,几乎是独生子女一统天下,很多学生来自“4+2+1”式家庭。他们生活环境的优越是无与伦比的。首先是物质生活的优越,在物质生活优越的同时,他们享受到了祖辈父辈的百般呵护。他们从出生起,就俨然成为本家庭的小皇帝、小太阳,从小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呼风唤雨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中张大的学生,首先是身体素质的低劣和生活能力的欠缺。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往往因学习上的一点小小的困难而丧失信心,产生颓废情绪而导致厌学心理。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过分溺爱和隔代教育的负效应,又加剧了这种现象。所以现今很多人一直心存疑虑: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孩子却越来越难教。原因就在这里。

另外,当今社会一些家庭的不稳定,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重新组合的家庭增多,这些家庭如对子女教育问题处理不当,加之一些父母本身不注意言传身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对策与方法

首先,是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由于学生的学习问题事关青少年的成长,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厌学的问题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国家和政府机关要从宏观上加大教育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条件。要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和新闻媒体,加强政策导向,在全社会造成一种关心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氛围。同时,也要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利用法律手段杜绝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根源。社会各阶层、各部门都要关系支持教育事业。只要整个社会高度重视,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厌学现象是可以改变和杜绝的。

其次,是对学校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是端正办学思想,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在课程设置上,要按教育教学规律开足开齐课程,彻底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情况下非升学考试科目被严重削弱的状况。要改革目前教材繁、难、偏、旧的状况,在使所有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是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教学活动要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着眼点。这是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做好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要彻底革除那种传统的“一讲到底”的陈腐教法,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益的事,使他们想学、乐学,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发展能力、形成个性。要把班级授课制与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坚持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是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是减轻学生多余的学习负担,按学生的年龄特点严格控制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不搞“题海战术”、“时间加汗水”,保证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使他们轻松自如的投入学习和生活。

四是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由于学习负担的加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不免会产生心理障碍,学生更是这样。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后,不可能或者难于进行自我调适,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面诱导和矫正,极有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所以,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利用这种办法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其三,是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为孩子作出表率。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过去那种溺爱式、保姆式、呵护式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感受生活、发展能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家长要与学校、社会密切配合,有意识地为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发展孩子的个性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使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和谐有序地发展、健康地成长。只要孩子具备了必要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和一定的身理、心理承受能力,厌学心理就自然消失了。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