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
|
|
家庭教育 我女孩儿4岁了,我该教她些什么啊?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23 18:16:34
>>>>>>>>提问
我自己不知道该教些什么,请好心人帮忙啊!
>>>>>>>>休闲宝贝网回答:
休 闲 宝贝 网
孩子始终是孩子,不可能是大人.一口气吃饱那是不可能的是! 记得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位长者经过毕生的修炼终于练就了一种“点化术”。只要点到什么,什么就会变成他想要的东西。有一天,长者遇见一位乞丐,见其处境十分可怜,于是顿起怜悯之心,为乞丐点化了许多衣服和食物。然而乞丐似乎并不十分满足。长者问他还需要什么,乞
丐答到:“我想学你的‘点化术’”。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这则故事,发现这与我们现行的教育有着惊人的相似:老师教给学生的只是现成的“衣服和食物”,并不是可以享用一辈子的“点化术”。
一、幼儿教育的现状与隐患
现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大多涉及社会、艺术、语言、科学、健康等五大领域。由于长期受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影响,不少个体、农村幼儿园的教学存在比较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偏重于向幼儿“传道、授业、解惑”——一种继承式的求同教育方式;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培养,侧重对幼儿记忆和模仿能力的训练。受教育功利主义影响,过分迎合家长口味,开设珠心算、英语、拼音识字等教学。虽然设有音乐、美术、体育等内容,但在教学时只侧重于符号和表征方式的记忆、模仿和逻辑关系的把握,偏离了教育的最初目的;在教法上实际遵循的是“教师中心”原则——教师讲、幼儿听,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教师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一日生活中其他环节的教育作用,就连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学科也逐渐倾向于言语化了。这些都严重妨碍了幼儿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
时下,许多家长把能熟背唐诗三百首、会快速进行100以内加减的孩子视作“神童”,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某一方面的专门训练,而往往忽视孩子全面的培养。中日两国曾在1997年对各自同龄孩子的认知能力分别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比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强。专家认为,此次测查暴露了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主要是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所谓“学前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只重视通过“有形”的教材、教玩具等媒介去教育幼儿,而往往忽视“无形”的教育因素——如良好的情绪情感、民主宽松的氛围、和谐的情景创设等等的教育作用等等。另外值得重视的是日本幼儿园非常重视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而相比之下,中国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非常突出,这将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利于在将来竞争化的社会中生存。
二、幼儿教育的拓展与突破
心理学告诉我们:丰富、适宜的环境刺激与丰富的经验能促进神经系统中最关键部位——神经细胞间“突触”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在堆满“玩具”的笼子里饲养的大鼠与在普通、单调的笼子里饲养的大鼠相比,不仅有更多复杂行为表现(如探究行为),而且单个细胞上的突触数目平均多25%左右;同理,不玩耍的孩子或很少被触摸的孩子,他们的脑比正常同龄孩子的脑小2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前
教育的全部内容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一种丰富、适宜环境的创造。
1、丰富的环境并非指刺激越多越好。一种多姿多彩的环境,并不单纯指可得到的更多的物质财富或增加体力活动。孩子周围的东西多得让其目不暇接、多得无从选择,并不是件好事。相反,太多的刺激可能是件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当人刻意使然时。如家长一连几个小时让幼儿抽认卡片,会使孩子有“过载”的危险。因此关键的因素是对脑的刺激:课余愉快的交谈、有意义的交往、填字游戏或勤奋的阅读都可以使人脑得到刺激,不管这些活动是发生在家里还是在和孩子一起去商场购物的途中。换句话说:只要家长不用音乐课、特色班取代与孩子交谈,不用电脑软件取代公园散步就行了。孩子们可以从他们每天接触的世界中获取全部的刺激,如在草地上爬、拿着茶壶玩耍、听听说说等等; 2、创设的环境必须符合幼儿内心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在实践中最严重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都是从成人的眼光出发,极少征求幼儿的意见。众所周知,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儿童的内在需要,只有转化为儿童的内在要求才能产生持续动力。因此,“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 赞可夫)。 3、环境要能与儿童之间充分地互动。环境对儿童不是简单的塑造,儿童不是环境的被动接受者,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与环境的主动建构。因此适宜的心理环境、稳定而积极的情感支持、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是衡量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可见知识、技能及有形的教材、教玩具只是这一环境要素中极少的一部分。学前教育的全部宗旨就在于创设一种幼儿能参与其中并引起互动的“社会性应答环境”,让幼儿在其中主动、轻松、愉快地成长。
三、他山之石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脑科学专家戴蒙德教授为这一环境的创设提出了一整套建议,要求教育工作者:(1)给儿童一个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支持;(2)提供一份营养食谱,充分满足儿童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热能的需求;(3)刺激所有的感官,但未必都要同时进行;(4)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消除过度的压力和焦虑,使之充满欢乐;(5)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向他们提出难度适中的一系列新奇的挑战;(6)大幅度地加强儿童活动的社会交往;(7)促进儿童在智力、身体、审美、社会性和情感领域的兴趣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8)为儿童提供自主选择和调整努力方向的机会;(9)营造一个快乐有趣的学习气氛,使儿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10)要让儿童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
从以上建议可以体会到:良好的教育情景是由我们的信念、态度、期望和行为投射而成,它必然蕴涵着教师的价值追求、意愿、旨趣和个体所特有的方式。既然只能用理想去点燃理想,既然学校是心灵的接触最微妙的地方,既然人只能由人来建树,那么,创设、营造真正的教育情景就是良好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的全部内容。
4岁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教她什么,一定要让她学到什么。而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养成孩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前者是今后学习最好的老师,后者是今后学习的良好前提。让孩子在愉快的生活中发现,学习吧,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而父母要做的只是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去发
bd4
,去用心、耐心听孩子说,去表达她所想要的。现在你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与你的交流与沟通,做好孩子的榜样吧。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