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妈妈说自己有「妈妈手」,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词,虽然人人听过,但是到底什么是妈妈手?难道只有妈妈才会有吗?有妈妈手的人,又要如何避免呢?
很多人以为妈妈手和计算机手、网球肘都是一样的毛病,事实上却不然。所谓「妈妈手」,是累积性伤害病变(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的其中一种,又叫做手腕腱鞘炎或「狭窄性肌腱滑膜炎」,和俗称的「计算机手」,也就是腕隧道症候群并不相同。休 闲宝 贝 网
PART1 成因篇
4项成因造成妈妈手
1.施力过大(FORCE)
2.重复动作太多(REPETITION)
3.不当姿势(POSTURE)
4.休息太少(NO REST)
国泰综合医院复健科职能治疗组长叶兰荪表示,这四个因素是造成妈妈手的重要关键,一定要这四个原因加在一起,才会出现妈妈手,如果只有单一一个原因,身体是会自动修复的。至于不当姿势是否就会产生妈妈手?叶兰荪认为,偶尔才做一次这样的动作,其实并不会有影响,因为手既然可以做出这样的动作,代表这是它本来就可以做到的,只是如果过度使用、施力过大,又重复太多次,使身体无法自行修复时,妈妈手的问题就会出现。
不当姿势因人而异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结构不同,所以同样的动作,可能A妈妈做了没事,但是B妈妈做了就不舒服,所以并不是某个动作做了,就一定会变成妈妈手。叶兰荪表示,必须视每个人的差异性,才能决定这个姿势是不是会造成妈+6妈手。因此妈妈们若想要知道这个不当姿势,是不是会让自己有成为妈妈手的可能性,必须自我比较,如果发现做了这个动作会不舒服,就要减少做这个动作的量,若是无法减少此动作量时,就要靠调整外在环境,来帮助降低得到妈妈手的机会。
PART2 改善篇
罹患时「副木」是好帮手
妈妈手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大拇指容易使不上力气,叶兰荪建议妈妈们可以利用副木,达到复健的功能。副木的目的在于帮助大拇指及手腕,学习适当的用力方式,以防拿重物时,突然没力造成的危险。同时副木可以固定大拇指,当手需要活动时,减轻施力,让大拇指获得休息。
【职能师贴心话】
除了穿戴副木,还会视情况安排2~4次的关节保护课程,先示范正确姿势,再请患者做动作,职能治疗师会观察患者的动作,找出不恰当的地方,告知正确的施力方式和动作,并做情境仿真测试,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因为只要一个小环节不对,就可能再次罹患妈妈手,所以都会特别小心指导患者!不过,这部分健保未必给付,有些疗程患者需自费参加。
选择副木小心为妙
在选择副木时,最好由职能治疗专业人员量身制作为佳,不要自行到药局购买。叶兰荪表示,坊间此类的辅助用具大都不适合,而且有些黑心的商店还会哄抬价格,随便一买就要好几千块,而且没有办法依照个人的手型大小制作,无法跟手密合,反而一点用都没有。而制作副木健保是有给付的,不需要另外花大钱,所以到医院是最便宜又有保障的做法喔!
【职能师贴心话】
一开始最好整天都戴着副木,再拿下来感受一下大拇指及手腕的活动力,试试看哪些动作做了会疼痛,就要特别修正动作,以避免不当的用力。通常早期发现的话,大约戴2~3个礼拜,就能慢慢脱离使用,但是妈妈手并不是戴副木、吃药就会好,这些只能减轻症状,还是必须依靠妈妈自己注意姿势才行喔!
测试妈妈手的方式:将大拇指朝手掌方向90度下压,再将其余四指包住大拇指,并将整只手水平地往小指方向弯曲。因为是反方向,所以肌腱会被整个拉扯开来,如果手腕挠侧会酸痛就表示有问题。真正严重的患者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痛得不得了
PART3 实用篇
抱宝宝必须用对方法
妈妈手的患者以妈妈居多,所以抱宝宝通常是妈妈手的致命伤。
怎么抱才好?
1.先将五指打开,接触宝宝的身体部位。
2.当需要施力将宝宝抱起时,多用无名指和小指侧施力将宝宝提起。(因为手指的功能不同,一般来说,前三指灵活度较佳,后面两指则是稳定性比较好,可以帮助施力。)
3.最好可以使用两手抱宝宝,或是利用肩膀的力量,将上臂夹紧再抱起宝宝。
【职能师贴心话】
对于个子娇小的妈妈而言,婴儿床的高度是需注意的重点。因为婴儿床护栏通常较高,妈妈要侧弯俯身从床里抱起宝宝时,肩膀需要耸起,手需要压低,手腕就容易呈现不当的角度,且大拇指要特别用力,就容易产生妈妈手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婴儿床床面至护栏的高度,调整成适合妈妈操作,或是每次先降低护栏高度再抱就可以了,提醒妈妈们,尽量让环境配合自己,而不是用不适当的姿势适应环境喔!
从日常生活中甩掉「妈妈手」
1. 食:拿锅铲时,避免手臂上抬和手腕向下弯的姿势。宜改持笔姿势且上臂夹紧身体。
2. 衣:穿著前扣式内衣,多使用粘扣带代替拉炼、钮扣。
3. 住:双手拿扫把扫地。
4. 行:选择适当的鞋子。
5. 育:挤奶姿势要正确。
6. 乐:出门时包包要背好。
下一站:母婴首页
编辑:幽幽草
(责任编辑:腾云)